2024年3月27日,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車測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中汽測評)主辦,以“全球協同,共謀發展”為主題的2024汽車測評創新大會在天津成功舉辦。
中汽中心總經理陸梅,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昆,中汽中心副總經理李洧,世界衛生組織(WHO)技術官員羅芳芳,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董事會主席黃紹文,歐洲NCAP秘書長MichielvanRatingen,UTAC排放與能效首席專家Celineva llaude,全球道路安全合作伙伴(GRSP)中國協調官員牛帥帥、趙燕等國內外領導和嘉賓,以及行業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及媒體人士等四百余人參加了本次峰會。
中汽中心總經理陸梅致辭
陸梅在致辭中指出:當前中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到“量質同變”與“雙循環驅動”并行的新階段。第三方汽車測評規范立足行業發展,圍繞消費者用車需求,促使汽車行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汽車測評作為中汽中心的戰略業務板塊,已形成覆蓋汽車安全、智能、綠色技術的完整的汽車測評體系,持續為新興領域的技術發展、技術管理和技術協同提供有價值的中國方案。中汽中心以測評規程的升級與國際協同為抓手,與全球范圍內的機構進行廣泛的交流合作,吸取各方的先進經驗和優勢資源,共推中國汽車品牌向上。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副理事長、秘書長王昆致辭
王昆表示:科學、規范開展第三方汽車測評活動,為消費者提供消費指南,為政府管理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撐,為行業企業提供技術和質量提升方向,是中國步入成熟消費社會的大勢所趨。中消會將與中汽中心一道,進一步發揮國家級機構的引領作用,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公益服務,做好行業表率、體現使命擔當。
世界衛生組織技術(WHO)官員羅芳芳主題演講
羅芳芳以《全球道路安全現狀報告2023》為主題,展現了全球道路安全的最新形勢和挑戰,從更寬廣的視角審視和思考如何提升道路安全,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帶來的傷害,保障每一個出行者的生命安全。
中汽中心副總經理李洧主題演講
李洧現場做題為《中國場景,測評責任》的主題演講,他提到,中汽中心堅持有序提升的原則,順應產業發展節奏,從“中國特色”測評場景出發,建立高標準、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且符合技術發展實際的汽車性能測試評價體系,并用自研設備、先進技術推動產業進步。未來,中汽中心將發揮中國汽車測評國家隊的擔當,以中國場景為根基,堅持國際視野,代表中國立場,貢獻中國力量。
會上,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歐洲NCAP、UTAC等國際行業機構代表分別就《東盟地區車輛安全實踐》、《2030愿景:EuroNCAP最新進展》及《GreenNCAP:星級評價與全生命周期評價助力消費者選車》展開專題演講,并圍繞中國汽車行業發展趨勢、國際測評發展動向等問題展開研討。
本次大會發布了《中國汽車測評報告(2024)》,系統闡述了國內外汽車測評研究現狀、我國汽車產品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汽車產品技術發展動態,同時結合中汽測評在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ICAP(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規程)、C-GCAP(中國綠色汽車評價規程)及CCRT(中國汽車消費者研究與評價)方面的測評實踐工作,對車輛安全、智能、綠色等關鍵性能進行全面技術解析。本次大會上,C-ICAP推出隱私保護測評體系、C-GCAP推出極限場景測評體系,這也將進一步完善中汽測評的測評體系和評價場景。
汽車測評規范性倡議
會上,由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發起,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上海機動車檢測認證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襄陽達安汽車檢測中心有限公司、長春汽車檢測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海南熱帶汽車試驗有限公司等8家國家級檢測機構共同響應的“汽車測評行為規范性倡議”儀式成功舉辦。
汽車出口安全配置提升自愿性倡議
同時,為進一步落實的聯合國道路安全十年行動全球計劃,在世界衛生組織指導下,中汽中心與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所(MIROS)攜手發起“汽車出口安全配置提升自愿性倡議”,長安汽車、比亞迪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上汽研發總院、廣汽埃安、哪吒汽車響應該倡議,出口東盟地區車型全系標配至少4項聯合國法規要求的安全配置。
中汽中心總經理助理、投資與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張嘉禾出席本次大會。
高層閉門研討現場
大會前夕,中汽中心領導和企業高層還進行了一場閉門研討,希望以汽車測評為視角,與行業共同探討在產業出海浪潮下,如何發揮好中央企業汽車測評的核心作用,抓住機遇,造出更安全、更智能、更綠色的中國好車,讓汽車測評為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以及汽車出海提供更大的幫助。
未來,中汽中心將基于C-NCAP、C-ICAP、C-GCAP等專業測評品牌有條不紊地完成規程的升級工作,也將攜手更多業內同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新技術,迎接新挑戰,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繁榮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繁榮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