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懂車的朋友都應該聽說過“本田大法好”、“VTEC is Best”、“買本田發動機送車”等耳熟能詳的段子,這些話看似戲謔,但實際上背后也反映出一部分消費者對本田發動機的認可,尤其是對“VTEC”的情有獨鐘。而VTEC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至今已經過30多年,雖然曾經一時無兩,但隨著汽車發動機技術的日新月異,眾多車企都將高昂的資金投在發動機技術的研發上,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應運而生,這也讓長期獨占鰲頭的VTEC遇到了自己的對手。Hyundai Smartstream新一代動力總成技術的加持使發動機燃燒效率最大化,其中可與VTEC相抗衡的CVVD連續可變氣門持續期技術,更是保障了北京現代產品在提供澎湃駕駛樂趣的同時,將油耗控制在最理想范圍之內。
CVVD的誕生,從宏觀角度來看,是品牌將環保理念融入到技術中的一次嘗試,該項技術融合了現代汽車兼顧油耗、性能、環保的理念,突破了發動機可變氣門控制技術的瓶頸和限制,被認為是可變氣門控制技術研發領域中近30年最值得關注的技術之一。
大部分汽車消費者在初次聽到CVVD技術的時候,難免會感覺到有些陌生,但是VVT、CVVL、CVVT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么 CVVD與這些技術的區別,是什么呢?
眾所周知,當前的燃油發動機都是四沖程發動機,遵循“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沖程模式循環運動實現能量轉換,可以比喻成人類的呼吸,而如何使呼吸更為順暢自如,以便提升發動機性能,是發動機工程師們重點研發的方向。在發動機技術領域中,CVVT與CVVD都可以做到這一點。
CVVT技術根據發動機的不同工作狀態,通過調節氣門關閉的時機,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能,提高燃油經濟性。不過,CVVT的“致命傷”在于,它只能針對氣門的開啟時機進行改變,對氣門的開啟時長無能為力。
而CVVD與CVVT的區別就在于,既可以控制氣門的開啟時機,也能控制氣門的開啟時長。通俗點來解釋,就是既可以控制什么時候呼吸換氣,也可以控制閉氣吸氣多久,想象成一位游泳運動員就更加生動形象了。
說了區別,那么CVVD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技術價值又高在哪里呢?因為CVVD技術在CVVT優點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優化,因此這項技術做到了根據汽車不同的行駛狀態控制空燃比,從而實現整套系統的進步,賦予發動機更高的性能。就是說,在CVVD技術的加持下,發動機在輸出功率較低的定速行駛情況下,可將進氣氣門的開啟時間持續至壓縮沖程的中后期,以此減少壓縮時產生的阻力,有效改善油耗。而當車輛加速行駛時,則在發動機壓縮沖程初期便關閉吸氣氣門,以此達到最大限度地增加燃燒所需的空氣量,由此提升發動機扭矩,提升加速性能。
有人曾提出質疑,當代發動機循環模式主要分為三種,分別是油耗率優先的阿特金森循環、側重性能的米勒循環,以及平衡油耗及性能的奧托循環。如果說到降低油耗,采用阿特金森循環技術的發動機不是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嗎?
實際上不是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雖然能夠降低發動機的油耗,提升熱效率,但由于這種技術降低了發動機的功率密度,在低轉速的區間無法改善功率低、扭矩低的缺點,只能配合電動機作為混動車型的動力單元使用,因此,與CVVD相比,其技術價值并不算高。
CVVD技術的價值在于,它突破了單一固定的循環模式,可根據定速行駛、加速行駛等行駛條件,合理控制氣門開啟持續時間,從而同時發揮出三種循環模式的最優效果。這樣一來,不僅為發動機進行了“減負”,還將燃油效率提高了5%,為用戶帶來了更經濟的用車生活,在車輛在動力性、經濟性和環保性上做出了完美的平衡。
雖然新能源車型勢頭正盛,但是眾多廠商依舊苦心研發,努力提高傳統內燃機技術水平。以北京現代第五代途勝L為例,憑借CVVD技術的加持,第五代途勝L實現了堪比轎車的6.0L/100km的超低油耗,同時,作為一臺SUV車型,它并沒有舍棄駕駛體驗,依舊為消費者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感受。
可以說,在環保課題越來越受重視的今天,在大部分產品以犧牲動力為前提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CVVD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通過過硬技術實現高能低耗,真正實現“魚和熊掌”兼得的效果。因此,過去有“VTEC is Best”的說法,而現在也應該有“CVVD YYDS”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