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以火箭之勢高速發展,各項技術也向著越來越完善,當有些產品還在卷外形,卷增程,卷交互的時候,有一個產品已經把自己打造成了一個“六邊形”戰士,它就是問界 M9——當下汽車界明星車型。
很難想象,三年前,華為就開始規劃這樣一款旗艦產品——M9。在華為深度賦能下,問界M9確實是一款領先一代的產品。而為何問界M9可以如此成功,看到華為終端BG智選車業務部總裁汪嚴旻在汽車大公司的采訪中表示:“華為的團隊都是原來做手機出身的,將過去十多年消費電子領域的To C經驗跨界適配到汽車領域,而且會點點滴滴的去考慮這些細節,這對于產品定義更有優勢“以及 “真正打動用戶的,可能并不是那些宏大的功能和設計,而是更懂用戶,從體驗上做到極致的細節”。
細節處見真功夫
問界M9從點點滴滴去考慮用戶需求,把每一處細節做到完美,想必這是問界M9成功的關鍵之一。
看報道說,問界M9所有的設計,在產品定義最早的階段都會考慮到,不僅空間舒適性、便利性,智能化等,這些細節能夠領先一代。
比如說,問界M9最大的特點是三排之前座椅純平地板,目前很多MPV上面是這么設計的,但是SUV上能達到這種非常少,空間長達1995mm,遠超庫里南4座標準版1255mm。另外問界M9搭載業界最薄800V,大概只有110多毫米。在SUV上把電池包做薄,再加上空懸,上下調節是各40厘米,平常175,最低可以降到135,和轎車高度差不多,使得用戶在上下車過程中更方便快捷。
問界M9成為智能汽車的天花板,不僅僅是因為華為創新技術的賦予,更凝聚了華為在新能源造車領域的深厚積淀與前瞻思維。
問界M9不僅僅是一個SUV,承載了華為在智能化領域的野心。我們想這么大的車,我們一定要把我們最先進的智能化的東西放進去,不管是智能駕駛還是智能座艙,還是底盤、HUAWEI xMotion智能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等,要做到差異化,智能化領先別人一代。
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不僅僅是智能座艙領先、智能駕駛系統領先,包括首次搭載的192線激光雷達等,還有領先一代的途靈智能底盤,通過激光雷達的預瞄系統,可以對底盤的舒適度、操控和性能實現動態的調整。所以,問界M9不僅代表了華為的實力,也展現了華為對未來智能汽車的期待。
說到領先一代的途靈智能底盤,并非停留在傳統汽車產品的底盤評價維度 “如果要實現真正的、未來的自動駕駛,真正要實現對車的全域控制,必須要在底盤上投入很多人力研究它,要把多輪桎梏打通” 汪嚴旻表示。
所以,問界M9搭載華為自研的全新途靈智能底盤,有著“先知先控”的優勢可以與華為ADS 2.0智駕系統互相配合,通過192線激光雷達,擁有全場景道路預瞄的能力。每秒20次的掃描讓系統識別到前方路況,再通過懸架100次/秒實時調節,做到更平穩的駕乘體驗。
不斷進取,智選車模式成功的經驗之談
華為智選車模式一直是整個車圈中獨一無二的存在,一路走來,披荊斬棘,困難與機遇并存。如今獲得的成功,除了不斷打磨產品細節,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用車體驗,更離不開華為不斷進取的學習精神。對此,看到汪嚴旻在汽車商業評論的采訪中給出了三點總結。
第一:把產品體驗、用戶體驗做到極致,這就是余總帶領團隊從做手機和消費電子開始的,要有非常高的目標、追求,把用戶體驗打到極致,這是最關鍵的東西。
第二:在營銷方面,和華為的渠道相結合。“這很重要,能夠吸引消費者關注,所以華為一直在不斷地開這種旗艦店,讓更多的消費者能夠非常地易的體驗到華為的產品,這也是很關鍵的東西,這是發揮我們過去的優勢。
第三:處理好和媒體關系,包括自媒體、傳統的車媒、垂直媒體、平面媒體、網絡媒體等。和媒體保持非常密切的、良好的溝通,讓華為造車受益匪淺。
對于產品的極致追求,華為渠道的強大曝光,以及與業內媒體的溝通,這正是汪嚴旻總結的成功之道。作為華為智能化領域的重要產品,M9有著強大的競爭力,未來一定能在市場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