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寨的險要表現在萬丈絕壁上。沒有那一線古棧道,登上絕壁山腰談何容易!當行走在狹窄古棧道時,充滿驚心動魄,需要格外小心翼翼。在穿過棧道一險峻之處時,望著下面萬丈深淵,不由得一陣昏暈襲來。
白巖寨是恩施市沙地鄉秋木村境內的一座突兀秀美的山峰。因由石灰巖組成,大片峭壁呈灰白色而十分引人注目,又因歷史上白蓮教曾在這里駐扎,故得其名叫白巖寨。近日,后天晴,我們一行攝友在沙地辦事,順便游覽了白巖寨。
走近白巖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筆尖山。筆尖山似一個哨兵,守衛著白巖寨的大門。筆尖山的山峰并不高,造型卻十分獨特,山頂像一位仙女的頭像,惟妙惟肖,遙望著藍天白云、群山峻嶺。那神情是那么的專注。是在思念遠方的情郎嗎?是在固守著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嗎?而山峰下涌動的云海,依然是那么飄渺,給人無限的遐想。
藍天下,白巖山峰上的融化了,顯示出雄渾壯觀,雄奇蒼勁的線條和身影,如一道美麗的畫屏,令人向往。沿著新開辟的毛路,一路穿行荊棘叢林,跋涉荒山野嶺,攀登懸崖峭壁,我們好不容易來到白巖寨半山腰的古棧道上。站在古棧道上,有種征服自然的自豪感。撫摸著巖石上人工凸凹的鑿痕和風雨留下的斑斑痕跡,看著石板上雕鑿的舂米的碓窩,聽歷史的傳說,方覺得白巖寨那份歷史的厚重和神奇。站在古棧道上放眼望去,山峰下的田園和遠處的群山盡收眼底。無限旖旎的風光,放飛著你的心情。
白巖寨的險要表現在萬丈絕壁上。沒有那一線古棧道,登上絕壁山腰談何容易!幸虧我們有當地人做向導,一路攀援沒有迷路。當行走在狹窄古棧道時,充滿驚心動魄,需要格外小心翼翼。在穿過棧道一險峻之處時,望著下面萬丈深淵,不由得一陣昏暈襲來,不得不蹲下身體緩慢挪動前行。每爬一步都是那么的艱難,滿身衣褲沾滿了巖灰。等過了這一關口走到寬敞安全處,方感覺全身虛汗淋淋,心跳不已。生長在絕壁上的植物多為矮小的灌木,轉過險峻處,一串瑪瑙般的小野紅果在眼前晃動,透出白巖山蘊藏的生機和柔情,緩解了剛才緊張的心情,所有的恐懼和疲倦一掃而光,陶醉在無限美妙的風光里,享受付出艱辛之后獲得的勝利喜悅。攀爬白巖寨棧道,考驗著跋涉者的勇氣、意志和精神。
從白巖主峰下來,穿過一大片灌木林,我們踏上了用石板鋪成的長滿青苔的古驛道上。道旁都是已經收獲的田野,陰坡的地方還有殘,散發著草莖和泥土的氣息。枯黃的蒿草在山風中啰嗦地抖動著,幾只寒鴉站立在樹梢上。一縷夕輝將古驛道染得一片金黃,將古驛道渲染得更加滄桑。聽當地人說,這條驛道修建于清朝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橫跨建始、沙地等地,至今有近三分之一的路段保存完好。山上的古棧道,山下的古驛道,書寫著白巖寨的神奇。

站在高處,我們在拍攝白巖寨全景的時候,發現與筆尖山遙相呼應的是新塘的筆架山,兩山之間蜿蜒流過的清江河好比是一池墨。這個浪漫貼切的比喻,展示了這里群眾高瞻遠矚的情懷和豐富的想象力。新農村建設在這里如火如荼,特色農居成為白巖山下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