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翠柏長生地,綠水青山古洞天”。地處大洪山風景名勝區腹地的長崗鎮綠水村,坐落在山中大湖(落湖)北部的山間盆地中,背靠大洪山主峰寶珠峰,面朝“劍口瀑布”,古稱“落湖村”。漢十、隨岳兩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綠水村至武漢、孝感、襄樊、宜昌、荊門等大中城市均在180公里內,從長崗鎮區修建的旅游環形公路直達山頂,并有專用通道連接京山綠林鎮景區。綠水村周邊景點眾多,有“漢東地闊無雙院”——洪山寺、“楚北天空第一峰”——寶珠峰、“華中高山第一池”——白龍池、“中國銀杏第一樹”——千年古銀杏。還有兩王洞、筱泉灣、劍口、樵河、皮夾河、榔頭寨石林等景點。這里峰奇、洞幽、林秀、水碧、湖美、泉醇,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天溫度比山外低4℃。綠水村四季景色各異:春天萬物復蘇,漫山遍野鮮花爛漫;夏季滿眼翠綠,山風拂面,涼意頓生;金秋,層林盡染,到處野果累累;隆冬,白雪皚皚,玉樹瓊枝,銀裝素裹。無論近看還是遠眺,都似一幅令人心馳的風景畫,宛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這里產的無公害高山茶、蜂蜜、黃牛肉聞名遐邇。綠水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洪山寺是我國佛教重點叢林,歷來為佛教文化的祖師道場,歷代帝王多有賜名,其佛法遠播日本、東南亞。寺院舊址前至今豎有宋、元、明、清四朝大塊古石碑五塊及部分塔林。大洪山還是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時名“綠林山”,西漢綠林起義爆發于此,“綠林好漢”、“綠林英雄”等成語皆源于此;明朝明玉珍起義、清末趙邦璧起義都在大洪山立寨;大洪山近百個革命遺址,記錄了李先念、賀龍、陶鑄、陳少敏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斗生涯。為配合大洪山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景區開發,改善綠水村基礎設施,景區先后投資1.2億元,完成了大洪山度假村、兩王洞、筱泉洞的包裝改造;建設筱泉灣廣場、銀杏廣場,整修景區內循環旅游公路,完善景區標志標牌,完成明清街配套工程。村里擁有三星級度假村1處,生態農莊5處,明清街游客服務中心1處,農家樂接待點30余處,已達到2000人的接待規模。如今,這個只有159戶人家、636人的小山村,60%的農民開辦農家樂,30%的農民從事旅游產品開發、農副土特產經銷,還有10%的農民在景區植物園、林果基地等旅游服務領域就業。去年,全村旅游產值達3000萬元。綠水村正進一步完善規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挖掘旅游文化,改善旅游基礎設施,力爭讓這顆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上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