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眼中,熱衷在街頭跳舞的青少年似乎是另類。而在舞者心中,街舞是一種時尚文化的符號,肢體語言表達中,展現激情,釋放活力,舞者找到了屬于青春的自信和快樂。可對于嗜舞如命的他們來說也有酸苦,還有來自親人和老師的反對和外面的指責聲,而且他們身上都帶有訓練時留下的累累傷痕。日前記者在神農公園目睹了隨州職業技術學院街舞協會吳海民會長的精彩表演,感受了他選擇街舞并對街舞的激情和執著。
初識街舞
今年21歲的吳海民,1989年出生在河北省張家口諑鹿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14歲那年吳海民第一次從電視上看見一群頭發清一色燙成爆炸式的青少年,全部穿著寬大的花上衣和牛仔布水桶褲,和著強勁的音樂,在舞臺上瘋狂地扭轉身體,期間還不時穿插一些激情爆發的花樣動作,連連掀起高潮,巨大的感染力在人群中迅速蔓延,可同時容納1000多人的大禮堂座無虛席,觀看的人群擦肩接踵,甚至連內走道和外走廊都擠滿了人。觀眾席上掌聲雷動,街舞所表現出的放任和瀟灑,喚起了人們內心對自由和狂野的渴求!這是讀初中時吳海民第一次看到的街舞場面,可是那時候他并不知道舞蹈演員們跳的就是街舞。17歲那年,在諑鹿中學讀高二的時候,吳海民的同班,有一位叫張輝的同學也是一位街舞迷,張輝為全班同學表演街舞的時候,吳海民被張輝酷酷的衣服、發型和酷酷的動作感染了,當即下定決心好好跟同學張輝學跳街舞,很快兩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走在一起,哪怕學習再緊張,也要利用每天中午和晚自習的前一個小時緊張苦練。17歲的男孩骨架快要定型了,訓練起來格外艱難。一次跳躍吳海民左大腿右側的肌肉受嚴重拉傷。他疼的死去活來,吳海民邊擦紅花油和活絡油,邊聽媽媽的訓斥:“學什么小混混跳舞,考不上大學看你怎么辦”?委屈辛酸和痛苦一下子涌上心頭,吳海民莫不做聲,眼淚卻順著雙頰流了下來,面對高考的巨大壓力,放棄的念頭閃過,一夜無眠后,他終于理性的選擇停舞半年,專心學習,等考上大學再跳。
曾遭非議
08年,吳海民被隨州職業技術學院08建筑1班錄取了,下半年吳海民被職院街舞協會理事會推選為協會會長,開始負責100多人的街舞協會。開始上任的時候吳海民由于沒有經驗,很多次開會人都不到齊,吳海民只好一個電話又一個電話的通知會員到會,忙得不可開交,由于協會沒有舞蹈室,幾個舞蹈青年只好在校園寢室里練習街舞,盛夏炎炎,酷熱難耐,但他們顧不上叫苦,一頭扎進街舞中,只要有空地不管是操場、草地、還是學生樓樓下,他們便立即跳起來。吳海民說,他第一次在隨州舞臺上表演街舞,我市很多市民不能完全接受,很多路人都在質疑,“街頭小流氓,亂蹦亂跳啥呀”,“穿的根本不叫衣服,扭得什么樣子!”對于看客的非議,舞者并不理會,只是專心練習,沉醉于自我世界。
吳海民為練習街舞受了很多傷,現在腰部還隱隱作痛,一年前吳海民還在學高難度動作的時候傷到了腰肌,當時還做了手術,但他丟不下對街舞的熱愛,仍背著家人偷偷練習,后來實在疼得沒有辦法,才停舞蹈半年。
吳海民不光在舞臺上表演,而且還在神農公園這個人群集中而且非常熱鬧的地方斗舞,吳海民經常在最顯眼的位置,跳自己心愛的街舞,每次他們練習時,附近逛公園的小朋友常在旁邊圍觀,吳海民看見小朋友也喜歡街舞,就自發地教他們跳,這群孩子們中最小的只有五六歲,大的也才十一二歲,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孩子們的舞感雖然不是很到位,但進步還是很明顯的。有一次家長們聽說一些職院的大學生可以教小朋友跳舞,家長還專門回家領著孩子來找他們。
“別看那些孩子小,他們的積極性卻很高,每次練習舞蹈都比我們來的早,”吳海民一提到他們一道學街舞的孩子們就有成就感,有次他和孩子們開玩笑地說:“不好好跳舞下次來的時候要收學費的”結果孩子們來得格外早,讓他們看到了這群孩子們的決心。
孩子們在練習街舞的時候,也曾遭遇到家長們的反對,他們怕影響孩子們的學習,但是教了一段時間后,家長們看見孩子們的成績不僅沒有下降,還解除了網癮,就不再阻饒他們跳街舞了。
由于沒有出社會,吳海民等街舞愛好者跳舞的道具全部都要從生活費中省,頭盔、護膝、護肘、演出衣服、光盤,是他們很大的開銷。很多時候沒有到月底他們的生活費就用完了。由于家里都不支持,只能自食其力。于是他們開始到各酒吧跑場子,在商場跟老板談演出協議。由于年輕只想鍛煉和展示自己,所以商家開表演價低得驚人,吳海民說,每天三場,每人30塊,連基本的生活費都很難維持,最困難的時候連感冒藥品都舍不得買,靠自己抗,后來由于街舞協會漸漸地在職院和社會上有了自己的影響力,職院團委專門批準了街舞協會的專業舞蹈教室。得到團委普老師的支持后,吳海民的業余時間全部用在教新學員上。
通過摸索和鉆研,吳海民能跳《機械舞》、《舞者》、《come-on》、《team-boy》、《把握你的美》、《跳舞成性》等幾十組強難度的舞蹈,會表演AIR—Fby,UFO,2000,1990,BREAKIN,BABY,givememore,托馬斯、風車等花樣動作。并且他還獲得了2009年大學生“冬之韻”舞蹈大賽一等獎。在采訪過程中,吳海民頗有感觸地反復表示“其實街舞協會的每個人都為街舞付出了很多,但最苦的事情就是沒有多余的經濟來源,舉行大型表演,他們的經費一方面來自院團委,另外一方面全靠會員們聯系商家贊助。他們最期望的就是能夠專心練習舞蹈”。
要將街舞進行到底
跳了多年街舞,吳海民“哥三”的組合,不僅沒有感到厭煩,而且更加癡迷。
吳海民說:現在無論是什么地方只要一聽見音樂,渾身就會不自覺地動起來,尤其是從大街上走過,聽見很有動感的曲子,我就會隨著音樂扭轉身子,邊走邊跳,邊琢磨舞蹈的招術。吳海民的搭檔也說出來了自己跳街舞的感受為了不讓自己跳街舞的招術不受到局限,他們三個街舞頭頭還經常在網上交友,鉆研各種各門舞蹈招數,從中吸取新的有難度的有技術的姿勢,不斷更新他們的街舞,目前他們共學會了上百種舞蹈動作,其中難度較大的就有20-30種,但是吳海民的搭檔說他們覺得還是不夠,還是覺得不滿足,還要學習還要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術。力爭把街舞跳得更瘋狂、更完美。據吳海民介紹說,隨州市區內有很多跳街舞的老師,他們總是批評職院街舞協會的舞蹈不夠專業,動作不到位等,雖然他們現在是業余練習者,可是他們經常向外面的街舞老師請教街舞演技,受益匪淺。吳海民也很希望有一天能組建一個街舞表演隊伍,在全國各地表演演出。讓大家重新認識街舞愛上街舞,要是演火了,他們還想當街舞的領頭者呢,過一把“舞王的隱”!
吳海民的搭檔說,自己很看好街舞,因為它是一種表演藝術,還能起到大眾化的健身,娛樂效果,特別希望街舞能夠像老太太扭秧歌一樣活躍在大街小巷,給大家帶來歡樂,成為一種時尚。他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眾多人喜歡、學習街舞,而他自己更要一直學習,練習下去,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絕不放棄。
銜接:街舞(英文名字Hip Hop)最早起源于美國紐約,是爵士舞發展到90年代的產物, 它的動作是由各種走、跑、跳組合而成,極富變化。并通過頭、頸、肩、上肢、軀干等關節的屈伸、轉動、繞環、擺振、波浪形扭動等連貫組合而成的,各個動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與下肢、腹部與背部、頭部與軀干動作的協調,又注意了組成各環節各部分獨立運動。因此街舞不僅具有一般有氧運動改善心肺功能、減少脂肪、增強肌肉彈性、增強韌帶柔韌性的功效,還具有協調人體各部位肌肉群,塑造優美體態,提高人體協調能力,陶冶美感的功能。街舞因其輕松隨意、自由個性和反叛精神而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
現在青少年對街舞的熱情,也引發了從文化藝術到商業廣告對街舞的大量應用。許多知名藝人,如周杰倫、蕭亞軒的音樂視頻中,街舞少年的英姿頻頻出現。第五季、匯源等品牌地商業廣告業使用了街舞造型,頻頻轟炸年輕消費者的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