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分兩個部分,沙市區是新區,從地圖上窺面積很大,但我們沒有去,有多繁華搞不清楚。荊州區是老區,也就是古荊州城,破破爛爛,城墻保留很完整。荊州是古楚國的中心,城池最早建于周厲王時期,從漢代起,荊州城的位置就摸有怎么移動過,在這里可以看到三國,兩晉時期的夯土城墻,五代時期最早的磚城,當然,最多最完整的還是明清時期的金城湯池。上下千年不同時代的城墻疊加在一起,這是中國延續時代最長、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發展演變而來的唯一古城垣。但攻略上的三國遺跡,什么張飛一擔土,劉備與公安門,還有我非常感興趣的大禹息壤遺跡,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問當地人,沒有一個有學問的,更加不知所蹤。
荊州博物館號稱中國十大博物館之一,集長江中游炻器文化和青銅文化之大成,但規模并不大,一會就看完了。此地另一個亮點在荊州城小北門外約5公里,就在離收費站也就200米的地方(真給我面子,少交兩回錢),有一個高約兩,三米的大土臺,看上去毫不起眼,過往的車輛行擰誰也不會多看一眼,但這里,就是聞名天下聲名赫赫,楚國都城郢的遺址!這個土臺,就是當時郢都的皇宮!屈子就在這里調戲楚王妃,來自各中小諸侯國的上百使臣就在這里面對楚王的巍峨儀仗瑟瑟發抖!俱往矣,歸塵土兮,也只能站在土臺上做無限遐想狀了。據說,這個土臺上曾經出土了不少文物,找了半天,一無所獲。
宜昌老九碗沒有吃到,在荊州東門內的一條古磚街上(張居正街)找著了荊州八大缽,終于讓我吃到了荊楚大地最古老的食物魚糕元子,敢情這東西荊州人都不怎摸吃了。本來,按劉備的逃跑路線,下一步該奔夏口了(武漢),但由于一個湖南網友的盛情邀請,我決定改變路線,先下湖南,返程再過武漢,與這個神角已久的人聚一聚。
這一天我基本可以開車了,從這里到桃花源都是山路,交給別人開我也不放心,于是,我一只手開著車就上了路。果然難走的很,坡陡彎急,各種路面都有,土路,鵝卵石路,碎石路,尖石頭路,水泥路,柏油路,湖南人民展示了什么叫就地取材。一路經澧縣,臨澧,跨澧水,沅水,到常德時還只有四點多,常德這個城市給我的印象很好,在湖南這個地方顯得很另類,街道整潔,秩序良好,到處充滿了管理的痕跡。在湖南,有人管的地方還真不多。寬寬的沅江上跑著巨輪,雖然只是長江的一條普通支流,水已經比北方的任何一條主要河流都多的多,這大概便是自南宋以后北方便日漸衰落的原因吧,八水饒長安,四水饒汴京的盛景恍然如昨,沒有了水,舉世的繁華轉瞬即逝。文明與水的故事已數不勝數,這水,真是生命的源泉。
溯沅江而上,60多公里就到了桃花源,時間依舊還早,住帶地名的賓館住上癮了,結果到了桃花源還是住進了桃花源賓館。這賓館視野很好,就在景區里,但中間修了道墻隔開,鐵門上著鎖,翻過去就能省50塊錢,看了看我那沒好利索的右手,算了吧。這地方的飯館全在賣土雞和沅江里的大鯰魚,我們決定今天先吃土雞,并且一定要吃那種滿山亂跑找蟲子吃的雞,并且一定要看見活的被逮住,放血,下鍋。嘿嘿,味道還真是不錯。
吃飯的時候,碰上個老鄉,從北京來收煙葉的,因發水,路壞等諸多原因已經在這地方陷了快倆月了,這人是個自來熟,跟這地方的男男女女沒有不認識的,所有的小姑娘一聽說我們是北京的,立刻就說:這里還有個北京來的某某某跟我很熟的。嘿嘿,在他的全力推介下,我們在桃花源口口口口口口(此處刪去若干字),一夜無話。。。
今日成了出來后花費最省的一天,已經是這里最好的酒店了,也只需100元,晚飯還是那北京哥們買的單,結果才花了350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