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在今年年初的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指出了要促進中國制造裝備的走出去戰略,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汽車產業赫然位列其中。可見,外向型的汽車產業模式終將成為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不過理想和現實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中國品牌汽車邁向世界市場之路也不見得會像規劃的那樣一帆風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中國品牌的品牌價值以及產品力表現還有待提升。
前一陣子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長安汽車的目標是是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并制定了三步走戰略,將品牌的外向型轉化分為了在中國做好一流;做好發展較快的海外新興市場;與世界一流品牌在歐美市場的競爭的三步。這也可以看做是自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走出去戰略以來首個汽車行業的發展規劃。一直以來,筆者都堅定不移的認為中國的汽車產業要走出去的前提就是要站穩中國市場。所以關于長安的這一發展路線,筆者是深以為然。
為什么要先做好中國市場的一流。
從邏輯上看,長安的三步走戰略似乎是沿著由淺入深的市場脈絡發展的。作為植根于中國市場的本土品牌,第一步選擇做好中國市場本身也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除了這個最樸素的情感因素之外,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也促使中國汽車企業必須要做好中國市場。
在最近幾年里,長安汽車在自主板塊的發力令業界刮目相看,2014年長安旗下乘用車品牌以57萬輛的成績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的第二位,同比增幅39.73%。根據201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顯示,長安品牌乘用車上牌量接近20萬輛,CS35、CS75以及逸動(參配、圖片、詢價) 三款車型則實現平均月銷過萬的成績。這樣的數據表現對于眼下的中國品牌而言,無疑是具有代表意義的。與此同時,長安品牌新車所貢獻的利潤也占據了長安集團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品牌汽車集團國家隊陣營里的獨一份,豐富的利潤也為日后品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興的海外市場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中國汽車產業的外向型發展之路當然離不開中國品牌的海外市場表現。以目前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來看,新興的海外市場無疑是中國品牌汽車實現走出去戰略過程中最容易實現的一條道路,也是中國品牌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原因有二。
第一,新興的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第三世界國家,市場空間大,競爭較小,市場的相關政策法規不太完善。這對于初出茅廬的中國品牌而言無疑是一個發展壯大的良機,由于沒有國外汽車企業的打壓,中國品牌的汽車可以在這樣的市場下攫取利潤的最大化。同時第三世界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并不嚴苛,所以整個市場的準入制度門檻也要更低。
第二,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市場消費能力較弱,對于低端車型的需求有利于中國品牌汽車性價比的凸顯。以高性價比的優勢打入第三世界國家有助于積累海外的品牌擁躉,提升品牌的整體形象。不過,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整車的品質。這一點其實和成為中國市場一流互為因果,只有做好中國市場,才有可能推出高品質的產品打開邁向世界市場的第一步。
那么再來看國內市場的黑馬長安汽車。2014年,長安汽車以接近12萬輛的海外銷量順利收官,占長安集團總銷量的1.69%。而相比于國內57萬輛的長安品牌銷量,長安的海外市場依舊處于穩步拓展階段。
競爭歐美市場是最終目標。
歐美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是世界上最發達,也是政策法規最完善的汽車市場。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以及消費需求也代表著世界汽車產業的最先進需求,對于高端產品的需求也要遠遠高于世界其他市場。換句話說,歐美市場位于金字塔頂端的市場。所以,只有在歐美市場站穩腳跟,中國汽車品牌的走出去戰略才能算得上的真正的成功。
很顯然,歐美市場的特殊性對汽車企業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福特、現代等跨國企業的成功經驗來看,要打動歐美國家的消費者,以汽車企業為主導的全球化的研發必不可少,而外包到設計公司的研發模式將會因為品牌形象的不夠突出被逐步淘汰。
幾年以前,長安相繼在歐洲、日本等地設立了全球化的研發中心,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家將設計主導權統一在企業內部管理的企業之一。在最近幾年里,企業主導的全球化設計開始在長安的新車上開花結果,相比于外包式設計模式打造的新車,長安的新車很明顯的呈現出了不一樣的一面。而更重要的一點在于,長安對于設計中心的主導權將有助于品牌特性的打造,以全球研發的多樣性形成叩響歐美市場大門的重要保證。這一點非常值得其他中國品牌學習。
毋庸置疑,中國汽車產業的未來在海外市場,在邁向外向型汽車產業結構的道路上,中國品牌只需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未來終將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