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老北京廟會和廟市的歷史
老北京的大小廟宇很多,廟會自然就多。
我們這里所說的廟會,是廟宇定時開廟,接受香客的朝拜叫廟會。一般的廟都是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開廟。有的廟平時不開廟,是定期開廟,過去北京定期開廟的著名廟會有:
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德勝門外的大鐘寺、西便門外的白云觀都是農歷正月開廟;左安門內的太陽宮、安定門內的雍和宮都是二月開廟;朝陽門外的東岳廟、西山的潭柘寺、東便門內的蟠桃宮、右安門內的江南城隍廟等都是三月開廟;西直門外的萬壽寺、藍靛廠的碧霞元君廟、左安門內的娘娘廟等都是四月里開廟;永定門外的碧霞元君廟、廣渠門外的十里河關帝廟、崇文門外的花市以東的臥佛寺等都是五月里開廟;右安門外的碧霞元君廟是六月里開廟;崇文門外的灶君廟是八月里開廟。
甜絲絲的感覺
這些大小廟會,盡管有的廟會規模大,茶棚多,香客多,像三月三的蟠桃宮,在開廟時,南城北城的人都涌到這個只有一層殿的小廟。從崇文門外沿護城河南岸往東直至廟前,茶棚、小吃攤、兒童玩具攤一個接一個,燒香的和逛廟之人擁擠不堪。又如妙峰山碧霞元君廟開廟時,更是熱鬧,從四月初一至十五,這十幾天中,香客就有數十萬,不僅有北京人,而且還有天津人和河北各地人,廟會期間,從山下通向山上碧霞元君廟的主要山道,日夜不停地有香客走路。沿途相隔不遠就有一座座茶棚,可謂是個大廟會。但在廟會上,多是賣香燭、賣茶水、賣吃食的小販。
廟市則不用,除吃食、茶水外,主要商品是使用雜貨、農村用具,甚至有花草、魚鳥、古玩玉器等。廟市都是不開廟的時候,沒有燒香還愿的香客到廟中來,貨攤定時占用廟外的地方進行交易。明清以來,北京的廟市商業發展到一個相當繁榮時期。明朝早期,發展起來的大廟市是西城的都城隍廟市。這個廟,據《宸垣識略》記載:“都城隍廟在城西舊城刑部街,元稱佑圣從靈應廟,天歷二年,加封都城隍神為護國保寧王,夫人為護國保寧王妃,明永樂中為大威靈祠,本朝(清朝)稱都城隍廟。”此廟現存一殿,被西城區列為區文物保護單位。據《日下舊聞考》記載:“市之日,陳設甚彩,人生所需,精粗畢備。”該廟市在清朝時熱鬧異常,但到了清朝時就衰落了,光緒年間廟毀于大火,廟市從此不存在了。從清朝至民國時,北京的廟市中,最繁華、影響最大的廣安門內土地廟、阜成門內白塔寺、東四牌樓的隆福寺、西城護國寺,被稱為大廟市。
皇家范兒的廟會
廟會拍攝貼士
“逛廟會、吃小吃、看花燈”是春節時影友必不可少的拍攝題材,別小看這個題材,雖然這幾年間專業攝影器材的發展十分迅速,甚至到了“家家有單反,人人攝影師”的程度,但拍廟會該帶什么器材、什么相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想要拍好廟會,選擇器材一定要少而精。概括起來就是“包要小,頭要少,變焦要大,架子輕巧;左兜卡,右兜燈,一只定焦也全能”。每逢廟會,必然人潮如涌,擁擠的環境甚至難以下腳。這種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使用雙肩背包,倒是輕便的帆布單肩挎包更便于器材的取用。尤其是那種只能裝下“一機兩頭”的款式,把它斜挎在身前,相機隨用隨取,而且還不用擔心器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