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三、中線詳解
從地圖上看,無論南線還是北線都是弓背,只有中線是直線,這只是地圖上的直觀印象,南北兩線若走高速,距離均在2200公里內,現實的中線因是各省交界處,實為山高路遠,因無高速公路,東繞西繞的國省鄉道加上大山深處的奇風異景,從廈門到昆明自駕中線基本會跑到4000公里以上。
中線雖然路遠,但這是一條我喜歡的線路,如果不受時間限制,除在貴州境的道路略差外,其它的滿意度均較高,特別是粵西北,是廣東國道上唯一不收費的地方,從沿途那么多自駕中轉中心來看,粵西北也是廣東自駕車一族最喜歡到達的地方。
現在開始解讀中線,從廈門出發,如果將南靖土樓劃歸北線,那么自駕第一站就是漳州的平和,S207省道路況較好,車也不多,有時時速可達100.
靈通巖
平和為中國四大密柚之鄉。這里最主要的景點是靈通巖,靈通巖是徐霞客游記中唯一沒有記載的地方,其原因是他曾與明朝重臣黃道周同游靈通巖,當時清大興文字獄,后人在編寫徐霞客游記時便不敢將靈通巖納入其中。
靈通巖是中國地質里的四不像,它是由火山多次噴發形成的深切割地貌類型,既和黃山的花崗巖地貌基本相同,也與武夷山的丹霞地貌也很相似,更有人稱其為喀斯特地貌,不管它到底像誰,這里卻是觀日的好地方。
花蕚土樓
此段公路只是在進入廣東交界處的饒平有一段準備重修的水泥爛路,約6公里長,這里有幾個老土圍樓,如上善圍樓等。
上善圍樓為兩層方形土樓,它與其它土圍樓不同的是,在二樓竟然看到從土墻里伸出一截木制陽臺,看來上善樓的歷史不算早,它沒有抵御外敵的能力。
在這條線上有廣東最為有名的花蕚土樓,該樓有四百年歷史,最多時有32戶人家入住,從未發生過火災,目前僅兩戶人家。該樓的特色之一是站在院當中,聲音可放大一倍。在花蕚土樓曾拍過電視專題片《客家人》、電視連續劇《嫂娘》和電影《等郎妹》,如今花蕚土樓里自售門票為10元。
從廈門車行200公里,來到廣東第二個縣大埔,大埔是個安靜的山水小城,大博自稱為中國最美小城、廣東首個中央蘇區縣和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花蕚土樓就在大埔境內,大埔沿途的路況很好,道路依山親水,并不時有散落的景點出現,這是一條不錯的自駕旅游休閑線路。
梅潭河
發源于平和的梅潭河,主要在大埔境內流淌,S221省道便沿河而下進入大埔縣城
在S221省道邊的肇慶堂,是梅州山區獨具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梅州距廈門290公里,從大埔沿路況超好的S333省道,1個小時出點頭便能到達梅州。
梅州是廣東著名的僑鄉,到處可見歸僑榮歸故里時所建的各種中西合壁的房子
梅州梅江才干村聯輝樓,此樓已有三百年歷史
育豪新聯丘氏圍屋,依山坡而建,這樣的圍屋被稱為圍龍屋,在梅州境,不少圍屋都是背依山坡,面臨池水,感覺廣東人更講究風水些。
有趣的是村口立著個石碑,丘氏祠堂雖然破敗,但后代有下南洋的,如今回來后光宗耀祖修善祖祠并立碑樹傳,碑上刻有“紅太陽普照大地,培育出豪杰弟子,東風吹自首都城”等字樣,感覺有些滑稽可樂。
玉水村
玉水村,該村距梅州僅10公里左右,有600余年的歷史,玉水是我所喜愛的一個小山村,農田、河溪、古樹、木橋、放牛娃……村子周圍古樹參天,百年桂花暗香撲鼻。翠竹如云,池水澄清……那排排古香古色、飛檐翹角、灰瓦白墻的民居、茅屋、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地鑲嵌在修竹和古樹的掩映中。這,就是玉水,一個遠離凡塵的自然村落。
在村西,一條寬不足半米、用大小不等卵石砌筑的小路隱隱約約自東向西穿村而過,這便是400多年來溝通粵贛兩省的鹽商古道。清朝初年至民國期間,粵東客家地區一直鹽豐糧缺,江西省則多糧少鹽,兩省大山橫亙,水路不通,“挑鹽擔上江西”成為當時許多客家人最大的副業,玉水村的石砌小咱上光滑的石板不但見證了梅州和江西的商貿繁榮,也見證了梅州人挑鹽擔上江西的一段滄桑歷史。
相傳玉水村先人到此地安居前,受高人點撥,在玉水村四處風水之地設局以造升官聚財之勢。其中村西、村東請外地乞丐種夫妻樹各一棵,如今,這兩棵遙遙相對的老樹雖歷經滄桑卻枝繁葉茂,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榕樹公公”和“榕樹婆婆”,其中榕樹公公結子細而澀,榕樹婆婆結子大而甜。
玉水村的金盆狀村形有兩處出水口,也是先人經點撥在沙山下建水口橋一座以鎮財,舊時山漳中建起的水口橋不起路橋作用,純屬風水造勢。
在國民黨“反攻大陸”期間,1951年2月臺灣國民黨從南口長淮空降了4名特務,駐地軍民得到消息后,一萬多人展開圍捕,第三天晚上,玉水村民朱福林發現并帶了一個排的戰士到水口橋活捉特務二人,逃走一人,擊斃一人,逃走的特務七天后在梅城抓獲。
龍川
從梅州到河源路程200公里,高速(G35)2小時,國道(G205)需3個半小時,耗時主要是穿興寧和龍川兩城各需20分鐘,龍川至河源國道有一段繞路,建議梅州至龍川可走國道,這段路時速均可達90公里(需注意探頭),興寧和龍川各有小景可拍。
毅成公家塾
興寧有號稱世界第一客家民居的僑鄉村,內有承德堂、毅成公家塾、上新屋、德馨堂、蘭馨堂、東華廬等老宅。其中毅成公家塾為百年老校,建于清光緒年間,曾培養出三位將軍。
萬綠湖
河源號稱客家古邑,其風景有桂山和新豐江水庫形成了廣東最大的內湖萬綠湖,從河源沿Y880旅游公路進入桂山風景區,一直到新回龍鎮,全程66公里,估計有一千道小S彎,非常適合自駕一族甚至是跑車享受急速小彎的樂趣,沿途山路彎彎,百轉千迴,一路江山如畫,風光無限。
從河源走萬綠湖自駕旅游車道經馬頭鎮左拐新豐縣到英德全程322公里,其中至馬頭鎮這一段為140公里的山道,風光好,車極少,但因山道彎多路窄,切莫只顧看景而忘記了安全。
巖棟呂屋
英德乃奇石之鄉,除奇石外,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德是個工業城市,有不少大型的廠礦,不過英德周邊也有不少風景,廠礦與景點雜交在一起,無疑風景有點受傷。
之所以被吸引來英德,是聽說這里有一個什么地下大峽谷,以前越野聯盟曾組織人來過,只是誰也記不清具體在哪個位置了。到了英德,見路牌上寫著仙橋地下河風景區,峽谷會不會就是地下河呢?我順著路牌仙橋地下河,此時已是傍晚,售票處無人,獨自摸進景區,原來這里是一個水洞。還好碰著一幫當地的帥哥靚妹,他們告訴我那地下峽谷并不在英德,而是在去韶關乳源的方向。
到乳源大峽谷走陽山方向比走韶關會更近一些,英德至陽山全程110公里,沿途有不少風景,S347省道兩側分布著寶晶宮生態旅游渡假區,道路的南側是英西峰林走廊,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北是廣東大草原、廣東大峽谷(即乳源大峽谷)和廣東第一峰。要想不走回頭路,還真得走英德-韶關-乳源-各景點-陽山這樣的S路,如果沒看過韶關仁化的丹霞山,就可以這樣選擇,只是這樣的游程會多出3天的時間。
到韶關還可以直接從梅州穿過江西三南(定南、全南和龍南)抵達,不過一進入江西的邊邊角角,那路也是狗啃般的差,雖然近些,但如果你不想做汽車疲勞試驗,還是從英德上韶關的好。
丹霞山,中國最美七大丹霞第一名,中國丹霞比比皆是,丹霞山能奪得第一,除了地質“丹霞”一詞來源于它外,丹霞山的風光的確不錯。
陽元石
有不少人覺得丹霞山一般般,也許去丹霞都只跑去看陽元石去了吧,因為陽元石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大家總以為丹霞山就就那一根陽元石。其實丹霞風景眾多,一條錦江將長老峰和陽元山一分為二,長老峰(寶珠峰、舵石、福音天路、陰元石、福音峽、晚秀巖、翔龍湖、僧尼峰、天柱石等景)才是丹霞山的眾多精華所在,除此之外,丹霞景區周邊還有錦江水庫、韶室山、黃屋村、白石嶺、朱家村、瑤村等鄉村山水風光。
從梅州走江西“三南”到韶關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經過廣東省旅游大縣始興,不過從丹霞山到始興也就區區50公里路不到,完全無需去江西邊境冒險。
始興東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這里是曾國藩的故居
永成堂圍樓,該圍樓曾住著兩個生產小隊,如今,里面只有一個老奶奶
如果從韶關去廣東大峽谷,可走G323國道過乳源后南下S258省道,全程約100公里,沿途有天景山仙人橋景觀可賞。
英德廣東大草原
如果從英德出發,走S347省首往陽山方向在馬坪右拐X380縣道經石牯塘鎮到達廣東大峽谷,這段路全程約75公里,沿途有自駕車九州驛站、英德草原天門溝、排沙壢等景。
廣東大峽谷
廣東大峽谷并非在地下,而是其周邊都是大山,道路和民居都建在大山平頂之上,大山平頂上突然出現個大漏斗,如此便把峽谷給顯到地下去了,不知這樣的形狀成因是否為巨大天坑。
廣東大峽谷內飛瀑流泉,絕壁直立,有局部張家界的味道,倒也不失為一個好去處。
櫻花
廣東大峽谷里外都種滿了櫻花,據外面一農家樂主人說,院子里的櫻花都是從山里挖過來移植的,這真讓我眼熱。
為了看英西峰林,還得重新折回到S347省道,回到省道前行不遠左拐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走S348省道,二是從浛洸鎮走X382縣道和黃花鎮,不過后面這條道路不太好走,而且加油站沒有廁所,憋一肚子尿沒地方去,加上顛簸,就差點沒把膀胱給顛破了,建議廣東干脆將浛洸鎮改名為膀胱鎮得了。
去浛洸鎮唯一的好處是可以看鎮里的廣州會館、姑婆灣和蓬萊寺塔諸景,不過這些只是些小景而已,可以忽略不計。
原來以為像云南石林和廣西桂林這樣的山水是獨此一家,走過飄過,才發現前兩者只是峰林景觀的最佳代表,而非唯一。桂林這樣的山水,原來在廣東也有。
英西峰林的最佳觀景處在黃花鎮外一公里處,這里的農家樂甚至搭建了觀景臺
看完英西峰林直接前往陽山,陽山兩年前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連英西這樣漂亮的峰林沒都任何榮譽,于是對陽山充滿了希望。
陽山國家地質公園包括廣東第一峰、洞冠小北江、小桂林、及神筆洞景區,從英西到陽山順路可看的只有小桂林,那小桂林叫英西雨水風景區,距陽山縣城20公里,不去不知道,一看才叫那個失望,竹筏漂流要88元/人,純屬忽悠。看過英西,就沒必要來此浪費時間嘍。
連山城市風光
從陽山到廣西賀州,全程255公里,國道路況良好,有趣的是,陽山到賀州途經連南(瑤族縣)和連山(壯族縣),這四個城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山上的國道有觀景臺,可以居高臨下俯看全城,這四個城市因周邊山體相近,好象就是一個四胞胎。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