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的2018年iF設計大獎(iF Design Award 2018)評選結果正式出爐。本次參加評選的全球54個國家的6400多件優秀產品從設計性、革新性、環保性、功能性、便利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后,錦湖輪胎未來型技術概念輪胎“BON(Birth On Nature)”憑借優秀的設計和創新的技術脫穎而出,榮獲2018年iF設計大獎。
(圖為錦湖輪胎未來型技術概念輪胎“BON”)
iF設計獎由德國最悠久的工業設計機構——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舉辦,一直秉承“獨立、嚴謹、可靠”的評獎理念。德國是一個崇尚精湛制造工藝的制造大國,因而誕生于此的iF設計獎對參賽產品的設計評判要求也極其苛刻。今年已經是德國iF設計獎舉辦的第65屆,而此次獲獎,不僅使得錦湖輪胎成功將包括紅點設計大獎、Idea設計大獎等在內的世界三大設計獎項全部收入囊中,同時再次體現了世界設計領域對錦湖輪胎的又一肯定。在整個國際范圍里,這些獎項已經成為了錦湖輪胎設計水準攀登上全新高度的一個有力證明。而錦湖輪胎未來型技術概念輪胎“BON(Birth On Nature)”能夠獲得多位國際設計界權威人士的認可,這絕非好運眷顧,而是錦湖輪胎設計團隊多年的用心與積累的厚積薄發。
從錦湖輪胎未來型技術概念輪胎“BON(Birth On Nature)”的產品名稱上可以看出“BON”是以自然骨架為基調的一款實心輪胎。其接地面全部采用了類似于蜂巢、樹葉等不規則的泰森多邊形結構,很好的確保了穩定性和經濟效率。在目前輪胎領域內,現有的實心輪胎大部分為單向結構,轉動時施加的負重使輪胎變非常脆弱,而概念輪胎“BON”采用的泰森多邊形結構,使輪胎在任何行駛條件下都能承受高強度負荷及沖擊。另外,泰森多邊形結構下的胎面空間分割,可讓材料使用最小化的同時將效果最大化,通過使用最少的高強材料確保結構的穩定性,與現有產品相比,不僅能確保安全性,還具有減少負荷的效果,從而有效改善汽車油耗。錦湖輪胎未來型技術概念輪胎“BON(Birth On Nature)”可以說是一款兼顧實用性、環保性、美觀性和價值性的輪胎。
錦湖輪胎研究本部專務鄭澤鈞(音譯)表示“本次獲得iF是錦湖輪胎基于未來的設計力量及技術力帶來的成果,錦湖輪胎為了即將到來的未來,正在努力研究多樣的概念輪胎,今后將不斷強化設計力量和技術力。”相信未來,錦湖輪胎將繼續以其國際領先的科技實力與創新能力,為消費者帶來更高品質的輪胎產品,以科技改變未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