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汽車行業遭遇28年來首次負增長,不過曾經創造“現代速度”的北京現代在第四季度通過新一代產品導入及一系列品牌活動,不僅年銷量止跌回升,年增長跑贏大盤,而且讓中國消費者看到那個技術實力強勁的北京現代再次展露鋒芒。
知情人士透露,2019年該公司將有包括第四代途勝及第十代索納塔在內的八款新車投放市場,2020年新車將不少于上一年,站在千萬輛規模新起點上的北京現代,正為2020年回歸百萬輛俱樂部“重拳出擊”。
逆市增長 跑贏大盤
北京現代在2018年不僅跑贏大盤,而且成功跨入“千萬客戶”車企行列,銷售、售后滿意度均進入行業前三。
據乘聯會的統計,2018年乘用車批發2323.7萬輛,同比下滑4%,北京現代完成批發790177臺,同比增長0.7%,排名廠商第9位,同比上升1位。同時,來自交強險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乘用車終端銷售2050.9萬輛,同比下滑7.4%,北京現代2018年市場份額達到3.7%,逆勢同比增長0.1%,排名第8位,同比提升2位。
這些業績得益于該公司重點車型的強勢增長,北京現代領動在2018年累計銷售187379臺,同比增長56.8%,同級別排名前10,同比上升10位;新一代ix35累計銷售114952臺,同級別排名第12,特別是8-12月排名上升至第9;菲斯塔10月18日成功上市,12月銷量8705臺,環比增長33.6%,已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事實上,正是2018年第四季度菲斯塔的上市,使得北京現代新一代產品形象逐漸清晰,而開放現代汽車煙臺研發中心,也使得北京現代的技術實力得到中國消費者重新認識,同時,11月廣州車展上北京現代宣布引入高性能車系也提上日程,以及12月成功實現第1000萬輛下線,都讓中國消費者看到北京現代厚積薄發的不俗實力。
這些都為北京現代成功抵御行業28年來最大的危機提供了幫助,并為未來的持續反彈打好基礎。據悉,2019年1月,北京現代抓住節前消費者集中購車機會,全系產品發力,預計終端超過10萬,環比增長9%,同比增長18%以上,同、環比都將大幅領先行業水平。
第四代勝達領頭 兩個產品大年來襲
北京現代品牌傳播室室長車宇準近日在上海透露,2019年北京現代將在人員、產品、精神三方面大不同,公司上下正“勵精圖變”,2019年會“很不一樣”。
2019年,對于北京現代最明顯的變化來自于產品力全面提升。北京現代計劃全年投放8款新車,3款換代即第四代勝達、新ix25、第十代索納塔,2款主力轎車改款即領動和悅納,3款新能源車型即領動PHEV 、昂希諾EV 、菲斯塔EV將陸續登場。
據了解,第四代勝達和第十代索納塔作為旗艦車型換代,將樹立領先、前瞻、高端的產品形象,推動品牌向上;首款純電動SUV昂希諾EV,榮獲沃德十佳電動發動機、續航里程達到450公里,將開啟北京現代在新能源市場的全新篇章。
而這些為北京現代實現下一個千萬輛規模開了好頭,在2018年12月北京現代第1000萬輛下線儀式上,該公司董事長陳宏良就表示,北京現代將通過與領先的智能網聯、大數據科技公司深入合作,不斷前瞻與洞察市場的未來需求;并依托以北京現代技術中心為主體,現代汽車煙臺研發中心協同合作的高效研發體系,不斷打造中國市場專屬的爆款車型。
據悉,第四代勝達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上市,而第十代索納塔則將在同年12月份“壓軸”登場,承上啟下2020年,這一年還是產品大年,新品數量將不低于2019年,這都將為其再次回歸年銷量100萬輛常態蓄勢賦能。
北京現代總經理尹夢鉉也在該公司1000萬輛下線儀式上表示,未來,北京現代將依托現代汽車全球領先的研發實力,加速引入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新能源領域的尖端科技。同時,樹立北京現代“愿景2025”中長期戰略,在2019年推進內部體制革新、為再次騰飛打下基礎;到2020年回歸百萬俱樂部,創造“銷售的再次騰飛”,進而到2023年,向“全新的輝煌階段”進軍。
調產業結構防范重大風險 為重回百萬輛蓄能
產品力全面提升只是該企業2019年“很不一樣”的縮影。
北京現代在人員方面和精神層面也在進行重大變革,車宇準就是在去年11月從現代總部調任北京現代,他對全新的北京現代充滿期待,而更早之前,包括劉宇、樊京濤等一批75后走向高管崗位,顯示出這家合資公司重振市場的魄力。
事實上,在2018年市場整體下行壓力下,北京現代遇到了發展中的困難和瓶頸。在2013年到2016年連續四年年銷量突破百萬輛后,2018年僅完成批發79萬余輛,對于已達成百萬輛體系競爭力的北京現代來說,近兩年年產銷量僅在80萬輛左右,的確造成產能過剩的客觀現實,但尹夢鉉表態2020年回歸百萬俱樂部,表明這樣的狀況不會持續太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在1月初預測,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為零增長,此前高速增長的吉利汽車也將2019年目標定為與2018年基本持平,這都向市場發出信號,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仍不樂觀。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時有“工廠減產關停、企業裁員”的消息爆出,近期也有報道稱,北京現代準備裁員2000人,對此,北京現代相關人員解釋,這是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調整的誤讀。
事實上,北京現代目前正在進行在京產業結構調整和內部人員分流調劑,是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準備,同時也是響應北京總體規劃調整,對“非首都核心職能的產業發展盡可能地壓縮和疏解到周邊”政策的響應。
北京現代未來近兩年時間內,將有16款以上新車要投向市場,為熱銷產品作出相應的準備,調劑熟練工人到新工廠是企業再正常不過的經營活動調整,而且據透露,目前北京現代重慶工廠生產的菲斯塔已經出現供不應求急需提高生產效率的情況。而這兩年北京現代新能源車的大量推出,更需要相應的高質量工廠作支撐,這對北京現代的應變能力也是一個考驗,現有北京工廠的升級改造或許再所難免。
據悉,今年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用工需增加800人左右,該公司在保證北京工廠的生產力量的基礎上,動員鼓勵員工尤其是外地員工支援滄州、重慶工廠,并給予積極的政策補助,確保職工待遇穩定及增長。在動員工作過程中,經充分調研員工意見,部分員工主動提出愿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愿。
這些都是為北京現代更好地再出發。
陳宏良曾透露,作為中國加入WTO后成立的首家合資車企,北京現代被視為首都經濟發展的龍頭項目和示范工程,十六年來實現銷售收入近萬億,納稅近千億,帶動就業超過20萬人。同時,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重要一員,北京現代與行業一同發展,積極參與行業變革,引領著汽車智能網聯、新能源的發展趨勢,并為國家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等戰略貢獻出了重要力量。未來,北京現代將繼續聚焦本地用戶需求,擁抱創新思維,以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為研發方向,持續推動北京現代本土化品牌形象的提升。
這也表明,北京現代的本土化2.0戰略不會減速,只會以更高質量發展前進,以迎接汽車“四化”帶來的全新歷史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