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汽車安全已經成為各大汽車廠商必修的功課。說到汽車的安全性,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一些權威的碰撞測試機構。這些專業的測試機構每年給出的具體測評結果,對實際購車都有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當前,大家最常提到的測試機構有三家:歐洲的E-NCAP、美國的IIHS,以及中國的C-NCAP。其中,國際認可度最高的E-NCAP,也被公認為是目前全球最權威的測評體系。IIHS則是美國的評測系統,其作用和出發點與E-NCAP不同,它的測評結果更側重保險公司的利益。而中國的C-NCAP則是在借鑒E-NCAP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逐步建立起來的。現已成為中國最權威的汽車安全評測體系。
C-NCAP碰撞標準低,五星車居多?
自2006年誕生以來,C-NCAP經歷了4次改版,一次比一次嚴格,一次比一次更具考驗。比如說,2009版的規則增加了側碰后排乘員、兒童假人;2012版增加了鞭打試驗、偏置碰撞提速、定量評價后排乘員、ESC主動配置加分,重新調整星級劃分;2015版又調整了鞭打試驗分數計算、調整胸部評價指標、下潛量化、取消ISOFIX和駕駛員安全帶提醒加分、調整星級分數;而2018版新的測試規則更被譽為是C-NCAP實施以來調整內容最多、調整范圍最大、標準要求最嚴格的一次,可謂是從內到外的“全面進化”。
不過,對于C-NCAP測試的標準,網絡上不乏一些質疑的聲音,如:測試標準低、缺乏科學性、與國際標準接軌不充分等。但事實是怎樣的呢?
早在2006年,為了提高中國的汽車安全技術,促進自主品牌汽車加快提高安全水平,在充分借鑒其他國家NCAP的基礎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才創立了C-NCAP,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NCAP評價體系。所以,C-NCAP當初在制定標準時,充分考慮了中國自主品牌車型的技術和安全水平等客觀因素,從而制定了一個較國際水平相對低一點的標準。
據悉,在C-NCAP實施初期,獲得5星安全評價的車型比例僅為8.3%,到了2015年當時改版后的C-NCAP規則實施半年后,5星車占比就達到了56.3%;2017年,5星車占比繼續提升至75%。但這一現象并非只在C-NCAP中出現。實際上,國外NCAP測試結果也呈現出這樣的趨勢。澳大利亞ANCAP在2016年測試了45款車型,其中有43款獲得了5星級評價。歐洲NCAP在2015年的測試中,5星級車所占比例達到64%;2016年,歐洲NCAP評價規則雖有所調整,但5星級車所占比例仍有61%。
由此可見,正是通過C-NCAP這樣規律性的、階段性的、一步步的難度提升,引導國內車企循序漸進地實現車輛安全性能的提升,才使中國市場上的在售車越來越安全,5星車占比也越來越大。
C-NCAP改版出新招兒?
但是,隨著中國自主品牌技術實力的提升,C-NCAP規則的版本也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不斷改進、不斷更新、不斷升級。2018年7月,C-NCAP實施的2018年版規則便將車輛安全技術要求進行了大幅提升,不僅注重對車內乘員的保護,還有對車外行人的減輕傷害要求,增加了主動安全技術考核,并對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進行評價。該評價方法的研究更加緊密結合了中國道路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與分析結果,方案的制定更加適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更加趨于合理和全面,也更具有挑戰性。不僅是集主、被動安全融合的全方位安全評價體系,對于國內汽車企業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將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引領中國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帶動汽車產業的整體進步。
新版C-NCAP碰撞標準落后國外?
除此之外,針對2018新版C-NCAP評價規則未將25%小區域偏置碰撞納入其中,依然采取正面40%偏置碰撞的試驗方法,不少業內人士也對C-NCAP與國際標準接軌程度產生了質疑。但對于為何不將25%小區域偏置碰撞納入2018版評價規則,中汽中心汽車標準化研究所所長馮屹在采訪中曾表示:C-NCAP對試驗項目的設置和選擇,主要依據中國實際道路交通狀況的特點進行,選擇真正符合中國實際國情、實際需求的試驗項目。在測試項目的選擇和設置過程中,不根據本國道路交通實際特點進行數據分析,直接照搬或者盲目跟隨國外的測試項目,是不科學的。
馮屹還說:“C-NCAP設定的碰撞試驗是按照中國實際道路交通事故統計分析結果,選取的最典型且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種碰撞形態而設置。而通過對中國交通事故數據進行分析,我們得出的結論是,25%小區域偏置碰撞并不是國內高發的碰撞事故形態,這也是C-NCAP新版評價規則仍未將該項測試納入其中的原因。從全球范圍看,大部分國家目前普遍采用正面40%碰撞試驗,因此車企對應正面40%碰撞試驗的安全解決方案已經比較成熟,試驗結果也比較好。而25%小偏置碰撞試驗目前僅由IIHS主導提出,國際上對其必要性、重復性、再現性等內容尚有爭議,所以目前并不是眾多車型的設計開發目標,僅從現在車型結構來講,對應該項試驗確實存在難度。不過如果針對性地進行設計開發,也是可以解決的。”
C-NCAP的目的正是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引領汽車安全技術的發展、普及和全面提升。也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C-NCAP才能為消費者買車提供更客觀公正的參考信息,不斷推動中國汽車安全技術的進步。
據悉,C-NCAP今后還會加強基礎研究,針對中國道路交通和事故統計的特點,循序漸進提出應對及安全提升辦法。總之,堅持“匠心”精神,踏踏實實為社會服務,方能得到消費者的尊重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