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8年以前,國內車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一路飆升的銷量讓中國汽車品牌信心倍增。但自從進入2018年后,汽車銷量突然反轉走低,這種低迷狀態開始讓中國汽車品牌重新審視自己,并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而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看來,全球化無疑是中國品牌走出寒冬的好機會。事實上,從長城汽車創立之初到發展成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品牌,魏建軍對于市場的精準判斷,一直都是長城汽車蓬勃發展的有力支撐。那么這次,在魏建軍的深刻洞察下,逐鹿全球市場能幫助長城汽車實現進一步的向上突破嗎?
車市寒冬逆境 是挫折也是機遇
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汽車行業轉而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絕大多數中國汽車品牌的銷量開始下滑,由此汽車行業正式進入寒冬期。
對于國內車市寒冬,魏建軍的見解是,要保證良性的企業運作,首先市場份額不能丟,要有較好的流動性,“別管這個冬天的長短,無非就兩條路,要么節流,要么開源。”前者意味著長城汽車需要挑戰更高的降成本目標,甚至是組織架構的優化,后者則代表著在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同時魏建軍說到,“車市寒冬是投入的最好時機,其中投入研發是最有價值的舉措,要保持住。”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
在堅持“過度投入”的同時,魏建軍提出“讓利不讓市”,近一年來,長城汽車通過讓利消費者,換來了品牌價值和市場占有率的提升。所以說,長城汽車能實現逆勢上揚,這與深厚的技術功底,和魏建軍的市場理念密不可分。
至于寒冬何時褪去,魏建軍表示,“即使過去了也不會再像以前這么好,因為國內汽車行業存在產業結構調整和貿易摩擦的問題。結構調整消滅了低端產業和低端產品,但也帶來很多經濟方面的問題。未來,存量競爭將變成車市常態。”
市場何時回暖無人知曉,但魏建軍堅信,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中國汽車品牌才會得到更多提升進步。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發表哈弗品牌全球化戰略
沒錯,雖然低迷的市場環境讓中國汽車品牌再三受挫,但同樣也是中國汽車品牌轉型升級的一次機遇。因為愈加激烈的競爭環境,倒逼中國汽車品牌開始尋求海外出口,走上了全球化的道路。
對此,魏建軍持有的態度是,“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沒有一點壞處,我們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差距和自己的優勢。當然前提是要堅持,要改掉投入后馬上見效的習慣,要耐得住寂寞。”
以俄羅斯市場為例,其實長城汽車早在2004年就開始進入俄羅斯市場,通過十幾年的磨練與成長,長城汽車在取得穩定市場成績的同時,更多地是在傳播品牌價值觀、提升品牌高度。正是因為這些年來的鋪墊,使得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市場扶搖直上,今年落成的中國汽車品牌首個海外整車制造廠——俄羅斯圖拉工廠就是最好佐證。
“21世紀的品牌戰略就是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能證明品牌價值。中國汽車品牌只要走出去,生存的機會還很大,不國際化只有死路一條,長城汽車一定要去挑戰。”魏建軍如是說道。由此可見,全球化是中國汽車品牌必由之路。
WEY品牌將于兩年后進軍歐盟市場
一點點凝聚實力 一步步走向成功
對于逐鹿全球市場,魏建軍表示,中國汽車品牌屬性一定是全球化品牌,市場經營、技術研發和工廠生產都要做到全球化布局。
事實上,長城汽車作為第一批走出國門的中國汽車企業,1998年便已實現出口,目前長城汽車已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覆蓋了歐洲、中南美、中東、亞洲、非洲及澳洲等地區。根據不同國家地區,長城汽車制定了針對性的戰略部署,以適應全球不同的市場環境。“因地制宜”的營銷策略,讓長城汽車在20多年的海外征戰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為全球化戰略奠定了向上的基礎。
長城汽車全球研發布局
同時,掌握核心技術也是中國汽車品牌走出去的必修課。在研發領域,長城汽車先后在日本、美國、德國、印度、奧地利和韓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構建起以保定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全球化研發布局。全面覆蓋新能源、自動駕駛以及傳統技術等多個領域的研發布局,使長城汽車在核心技術領域始終保持國際領先。
長城汽車美國研發中心
正因此,早在2009年,長城汽車就啟動了自動駕駛技術研究,并于2017年初,正式發布“i-Pilot智慧領航”自動駕駛系統。在新能源領域,長城汽車于2012年起便開始開展電芯的研發工作,旗下零部件公司蜂巢能源,更于今年開創性地推出高速疊片電池、全球首款無鈷材料和四元材料電芯,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全新風向標。
長城汽車俄羅斯圖拉工廠
在生產布局方面,俄羅斯圖拉工廠和重慶工廠的雙雙落地,是長城汽車今年全球化戰略中的又一壯舉。圖拉工廠的意義不僅在于滿足俄羅斯市場需求,以及輻射更多東歐市場,其超高的制造水準,還代表著中國汽車工業正由以往的產品貿易輸出轉為工藝技術的輸出,對長城汽車建設品牌形象有著重大意義。同時,重慶工廠是長城汽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延伸東南亞市場的重要舉措。
長城汽車全球生產布局
根據規劃,除了已經投產的保定、徐水、天津、俄羅斯圖拉工廠和重慶工廠以外,長城汽車還將陸續在江蘇張家港、山東日照、浙江平湖等地建設新的智慧工廠,最終與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的5大KD工廠,形成"9+5"的全球化生產體系,為長城汽車全球化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產能支撐。
可以說,通過全球化戰略的推進,長城汽車拉低了單車成本,尋得了更多的市場增量,進而保證企業經營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得益于全球化研發布局,長城汽車的技術實力也得到飛速提升,站穩國際一流水準;全球化生產布局,也在提供充足產能的同時,在不斷實踐中進一步了提升企業生產制造水平。
由此可見,車市寒冬之下,長城汽車實現逆勢上揚并非是偶然。在魏建軍的帶領下,多年來長城汽車都在為全球化積攢實力,正是這份堅持與決心,使長城汽車能在逆境之中突出重圍,帶領中國汽車品牌走向世界,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