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駕駛領域,到底概念先行還是制造為上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歇過。在這條新興的道路上,眾多車企采取了不同的發展戰略。有些車企求快,用充滿新意的創造力成為了行業新領域的開拓者;有的車企則是求穩,選擇在現有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上深入研發,不斷完善,優化消費者的駕駛體驗。
這其中,特斯拉、小鵬、蔚來、理想等一眾造車新勢力,無疑是“求快”的典型代表。特斯拉的高等級自動駕駛,蔚來的視覺識別,理想的激光雷達都給消費者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樣的,以“求穩”為主的傳統車企,在技術革新上也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像現代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本田的超感安全、豐田的智行TSS等,在用戶體驗上都有著非常出色的表現。今天我們以北京現代旗下的第七代伊蘭特為例,聊聊智能化駕駛究竟能給大家帶來什么樣的福利!
23項ADAS駕駛輔助:高速、通勤、倒車面面俱到
——高速
跑高速時,司機需要長時間保持同一駕駛狀態,很容易產生身體與精神上的雙重疲勞。第七代伊蘭特的NSCC功能,可以基于車輛自帶的百度地圖信息,在定速巡航模式下自動識別區間測速攝像頭、限速標志,適當調整車輛速度,避免車輛超速違章。同時,當車輛通過彎道時,它還能實時確認曲率令車輛以最佳速度通行。
有了NSCC,再配合可以時刻讓車輛與前車保持合理車距的SCC智能巡航控制系統(帶停走功能),以及利用攝像頭偵測前方車道線,確保車輛居中行駛的LFA車道居中保持系統;第七代伊蘭特在縱向(車距)和橫向(保持在車道中央形式)兩個維度上,都成功幫用戶守住了安全的駕駛距離,更幫助車主大大減輕了有車族高速公路場景下的駕駛疲勞,讓開車變得比原來更輕松、便捷。
——通勤
變道是我們開車最常面對的情景之一。可對于那些一上路就緊張的新手司機來說,變道并不是件簡單的事。為了幫助他們,第七代伊蘭特搭載了BVM盲區顯示、BCW盲區碰撞預警和BCA盲區防碰撞輔助,三項與變道相關聯的駕駛輔助功能。BVM盲區顯示取代了倒車鏡的作用,能利用車輛側面的攝像頭,將轉向燈操作方向的后側方影像顯示在儀表盤上,并顯示危險距離,提醒司機注意。
BCW盲區碰撞預警與BCA盲區防碰撞輔助,可以通過毫米波雷達探測側后方來車的情況。在變道過程中,一旦出現與側后方盲區車輛發生碰撞的可能,車輛就會通過警示燈和警示音提示司機。緊急情況下,車輛還會聯動ESC系統進行主動剎車,避免或減輕碰撞傷害。在超車或者并線的時候,哪怕經驗不多的新手司機也能從容駕駛,不用再心慌的緊盯后視鏡了!
——倒車
無論男女老少,“倒車難”是一個誰都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對此,第七代伊蘭特給出的解決方法,是SVM360°全景影像+RVM倒車影像+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輔助。其中,SVM360°全景影像功能提供了“上帝視角”,將車輛四周的環境清晰顯示在了中控屏幕上,并分為俯視、后方以及右側盲區三個視角,不留死角的讓司機掌握車輛周邊狀態,防止剮蹭事故的發生。而RVM倒車影像給出了最佳的倒車軌跡與提示,只要司機按照提示操作,倒車入庫分分鐘搞定。
至于RCCA后方交叉防碰撞輔助,主要是針對倒車出庫,在倒車時能以雷達監測后方情況,假如有車輛或障礙物出現,該功能會及時發出警報并輔助剎車,減少由于視線盲區導致與后方來車發生碰撞的安全隱患。
寫在最后:
智能化是如今汽車行業前進的大趨勢所在,為我們帶來了太多可以憧憬的空間。第七代伊蘭特這些ADAS駕駛輔助功能在不同場景下對駕駛者的幫助,可見北京現代對第七代伊蘭特智能化的傾力投入,也是十分具有戰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