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氫能示范區支持政策的推動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氫能示范城市群,已經能看到大批氫能公交、氫能通勤巴士已行駛在城市的道路上。與此同時,氫能重卡的數量也在快速增加,成為綠氫在物流領域應用的新場景,截至目前,氫能重卡保有量已經超過了3000臺。作為商用車后起之秀,長城汽車旗下如果科技近期以出色的市場表現引發行業廣泛關注,據其官宣,2023年第一季度及3月份,如果科技的長征氫能重卡銷量位居行業第一。
亮眼的成績背后,得益于長城汽車在氫能領域的前瞻技術布局和加速推動氫能產業化的不懈努力。目前,長城氫能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生態為路徑,緊抓“產品”、“市場”兩個著力點,加快推動氫能產業規模化與降本增效,與產業鏈伙伴共同努力,加速中國氫能產業商業化進程。
從產品端入手,不斷拓展氫能技術場景應用邊界
為了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長城氫能明確以氫能商用車為“突破口”,圍繞已經掌握的氫燃料電池技術與儲氫技術,從產品端入手,進行“個性化” 深度開發與迭代升級,以產品為矛,深度賦能終端應用與生態鏈發展。
面向氫能重卡長途運輸場景,長城氫能在儲氫應用領域,“氣氫+液氫”雙技術路線并行,推出“木星”車載液氫儲氫系統,單瓶儲氫質量高達80kg以上,液氫系統質量儲氫密度≥8wt%,續航里程超1000km,已在航天研究所、中國特檢院等權威機構,完成了跌落、振動等關鍵性試驗,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配套長城汽車“新長征1號液氫重卡”進入整車路試階段。
在燃料電池領域,“金屬堆+石墨堆”雙核布局,推出300+kW膨脹石墨板電堆,柔性石墨單板厚度0.65mm,最高效率達到68%,峰值功率密度突破4.0kW/L,設計壽命達30000小時,推動氫能重卡從中短途運輸向長途運輸進階,并不斷向船舶、工業、建筑等領域延伸。
面向商用、乘用領域齊發力,推出適用于乘用車型的第二代70MPa-57L Ⅳ型儲氫瓶, 質量儲氫密度達到6.1wt%,遠超過美國能源部(DOE)設定的2025年質量儲氫密度目標值5.5wt%。同時,平臺化產品包括 70MPa-23L、35MPa-210L等不同規格型號的產品序列,工作壓力覆蓋35MPa和70MPa,部分商用車載IV型儲氫瓶質量儲氫密度指標可達到6.8wt%,全系產品均已實現關鍵核心技術100%自主可控,為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奠定基礎。
長城汽車擁有超二十年氫燃料電池技術積淀,已布局全球建立“四國五地”研發中心,構建起“制-儲-運-加-應用 ”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模式,加速氫能產業關鍵技術創新與多元化應用,積極助力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朋友圈”生態伙伴持續擴大 加速氫能商業化落地應用
作為一家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長城汽車正加速氫能“生態圈”建設,助力氫能全產業鏈跑出“加速度”。
目前,長城氫能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已掌握的氫燃料電池和儲氫核心技術,從技術創新、產品開發到市場化應用,以產業生態思維,在國內打造出了一套適用于終端市場應用需求的綜合解決方案與服務體系,并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在國內多個氫能示范城市群,打造了雄安新區百輛氫能重卡,螞蟻物流、河鋼集團、新天鋼集團、津西集團等物流運輸,上海臨港公交、常熟氫能公交等多個示范運營項目,積累了豐富的運營經驗與科學數據。
基于車企基因和對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前景的判斷,長城氫能在踏入新賽道之初,選擇了優先重點投入在車端儲氫和發電系統,逐步再向固定式發電、氫氣的大型的儲運環節延伸的策略。如今未勢能源的“氫動力系統”已配套國內十多款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投入運營,包括長征、三一、解放、開沃、宇通、東風、福田、大運等重卡車型,多個示范應用場景的經驗積累,讓客戶痛點、場景需求、應用方向及氫能經濟價值都更加明朗,長城氫能對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規模化應用,也把準了脈,做足了準備。
當下長城氫能立足客戶需求,正在通過產品生態端、市場生態端雙輪驅動,構建以客戶價值為核心的全新生態版圖,針對具有零碳物流需求的客戶,提供定制化、一站式的綜合解決方案,從市場生態端和產品生態端來實現。在市場生態構建上,真正實現從買起來到用起來的轉變,從能源端到動力端、車端、運營端,實現完整的市場生態運轉;在產品生態端,匹配升級長途運輸場景需求,并以物流運輸場景示范效應帶動多元化應用拓展。
作為氫能全產業鏈的“賦能者”,長城氫能堅持以技術自主推動產業規模化、應用多元化、市場商業化發展,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雙碳”演化路徑。未來將繼續聯動與產業鏈上下游伙伴的生態合作,積極融入國家和地方“雙碳”戰略,通過自主攻關氫能應用關鍵技術,不斷拓寬氫能示范運營場景,助力綠色出行和脫碳減排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