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是現下乃至未來汽車賽道發展的必然趨勢,當下各大車企都在積極投入研發新能源汽車產品,成果顯著。其中,混合動力技術作為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發展的重要一環,更是突破巨大。誠如此前在哈弗品牌新能源之夜正式上市的哈弗梟龍MAX,作為首搭長城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的全新車型,新車在混合動力技術維度就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驚喜,下面我們不妨通過對比其他混動技術,一起來看看哈弗梟龍MAX的這份驚喜。
四大混合動力技術雖優,但并非是最優解
混合動力賽道百家爭鳴,其中以豐田、本田i-MMD為代表的HEV(油電混動)可以說是一家獨大,此外還有MHEV、PHEV、REEV等多項主流技術,他們在汽車動力和能耗的表現上各有優劣,而每一類也能在目前市場上找到相對應的代表品牌車型。
從表格中具體分析各項技術,無論是哪種技術方案均采用的是單并聯或單串聯。前者的發動機和驅動輪間采用機械連接,因此動力最佳輸出區域難以覆蓋多工況,燃油效率得不到充分發揮,比如市面上最常見以雙田為代表的HEV,在單電機系統作用下發電和驅動不能同時進行,對于續航里程影響較大,也并不適合長途差旅;后者由于發動機只負責給電動機發電,真正驅動車輪的是電動機,這就造成了動力傳遞路徑長,高速工況下能耗大,對于城市出行同樣不友好。
也正是基于此,消費者在通過技術選產品時,很難找到能夠全方位滿足他們用車需求的產品:在選擇混動車型的時候,往往為了側重動力而丟了續航,側重續航丟了能耗,側重能耗又丟了動力......在出行時面對各種各樣的復雜路況,總是一碗水難以端平。也正因如此,目前還沒有用戶公認能夠以“全工況”覆蓋能效最大化的混動方案出現。
長城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的“3擎9模”
回歸哈弗梟龍MAX的長城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其提出的“3擎9模”可以說是混動技術發展的一個全新思路。具體來看,Hi4配置上是雙擋雙電機串并聯混動,不過長城將后驅電機挪到后軸上,即前后軸混聯,以此全面綜合市面上不同技術路線的優勢,摒棄劣勢,提升“油動”和“電動”的互補能效。
Hi4的做法是采用P2+P4的混聯方案,這種方案的特點是將前橋TM驅動電機和GM發動機通過離合器相連,保證兩者都能夠在最佳工作區間對車輛獨立驅動,然后為后橋匹配大功率驅動電機以實現四驅功能,并通過前后軸雙電機動力解耦及高效動態調節,擴大傳統雙電機串并聯構型使用場景,完美避開單串聯或單并聯在能耗上難以控制的劣勢。
而所謂的“3擎9模”,正是基于P2+P4的混聯方案延展開來。其中“3擎”指發動機+前驅電機+后驅電機,而“9模”就是在前三者動力排列組合所得到的9大工況模式,分別為純電兩驅模式、純電四驅、串聯模式、1擋直驅、2擋直驅、并聯兩驅、并聯四驅、單軸能量回收、雙軸能量回收等,哈弗梟龍MAX通過引入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統,來實現這9種模式的智能動態切換。
聚焦其中的純電四驅和并聯四驅模式,在相對應的用車工況之下,前者保留了PHEV純電模式下的節能優勢,并且最高效率>96.5%的雙電機同時發力疊加輸出,應對超車、急加速工況游刃有余;后者則在前者基礎上控制發動機三擎輸出,疊加的動力性絕非普通的雙電機PHEV可比,進一步提升了動力性能,這就克服了單串聯動力響應慢的問題,同時也印證了Hi4技術的兩大特點之一:以兩驅的能耗帶來四驅的動力——用戶可以在高速或城郊公路上盡情踩踏油門,感受不一樣的推背感和駕控激情。
總而言之,哈弗梟龍MAX所采用的長城Hi4的“3擎9模”,與其他幾大混合動力技術相比,可以說得上是優勢明顯,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既要馬兒吃得少,又要馬兒跑得快、跑得遠”。如此可以預見,未來隨著Hi4的“3擎9模”技術的持續深入以及聲量的不斷提升,其必定能夠不斷引領混動市場新方向。近期也關注了哈弗正在舉辦的618新能源購車節,下訂哈弗梟龍系列立享2000元抵8000元及多重上市好禮,相信對技術和產品的深度了解后,可以趁此優惠下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