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四川宜賓盛大開幕,長城汽車生態鏈兄弟公司蜂巢能源攜多款動力和儲能產品重磅亮相,董事長兼CEO楊紅新在6月10日“新一代動力電池與前瞻技術”主題論壇上作了精彩演講,全方位展示了蜂巢能源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底蘊與最新創新成果。
依托森林生態體系,長城汽車以蜂巢能源為主體,深耕動力電池技術領域多年,已經建立起動力電池垂直供應優勢,布局了磷酸鐵鋰、無鈷、三元、固態等多化學體系的動力電池,規劃了經濟性、長續航、高性能三種解決方案,可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在此過程中,長城汽車深知,智能新能源汽車時代,只有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掌握更多的話語權。為此,針對電池技術,長城汽車依托蜂巢能源在生產制造、材料工藝和電池安全技術等方面持續創新,不斷引領中國動力電池技術進步。
1、開創車規級 AI 智能動力電池工廠新標準
按照全球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燈塔工廠”的標準,蜂巢能源率先打造出行業首家車規級AI智能動力電池工廠,AI技術可以監控2500個因子,實現全制程的SPC管控,降低50%的質量檢測誤判率,為行業樹立起動力電池生產制造新標桿。
2、業內首創超高速疊片工藝
在工藝創新上,蜂巢能源在全球范圍內創新性地率先將高速疊片工藝應用在方形硬殼電池領域,目前高速疊片技術已由1.0 進化到 3.0,全新的疊片技術效率已達到 0.125s/ 片,在效率提升 200% 以上的同時使占地面積減少了45%,同時解決了行業隔膜褶皺、對齊度不良等缺陷控制與監測痛點問題。相比同類型卷繞工藝電池,疊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5%,循環壽命提升10%,成本降低15%。
3、業內首發無鈷正極材料
在材料創新上,目前蜂巢能源自主研發的層狀無鈷材料已實現量產,通過電化學體系優化和疊片設計,有效地提高了電池性能。相比同級高鎳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提高1.7%,壽命延長50%,成本降低12.5%,具備了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和低成本的核心優勢。
4、三大結構創新守護電池安全
在結構創新上,蜂巢能源推出全域短刀化策略,研發出短刀電池,并基于第二代短刀電池,推出全新一代高安全動力電池系統化解決方案——龍鱗甲電池,創新應用了三大核心技術解決電池熱失控安全問題。
一是采用創新的短刀電芯底出防爆閥設計,一旦發生某個電芯熱失控可快速實現定向泄壓,噴發物可按指定方向、通過很短的通道迅速排出,不蔓延至周邊電芯;二是在電池包結構層級,采用高強鋼+彈性支架的設計,為熱失控建立安全穩定的泄壓通道,提供有力的承載和防護緩沖,避免碰撞帶來的電池包故障;三是采用“熱-電分離”設計,讓熱失控泄壓區與電源傳送區各自獨立,降低熱失控時內部高壓拉弧、打火的失效概率。截至目前,龍鱗甲電池申請專利超過 200 項。
5、超國標試驗驗證讓用戶安心
智能新能源時代,安全仍是第一要義。在電池安全技術成果落地應用方面,長城汽車在歐拉閃電貓搭載的無憂電池,順利通過了包括20mm鋼針刺穿電芯、整包140秒火燒、整包熱失控和整包6米高空跌落四大嚴苛試驗。相比國標,這幾個挑戰更貼近實際用車場景,比如在針刺試驗中,國標選擇的是8mm鋼針刺穿電芯,而“無憂電池”選擇遠超國標的20mm鋼針來測試,能夠模擬日常使用場景中的護欄、鋼筋等,模擬車輛在撞擊道路護欄、路面鋼筋等物體后對電池和駕乘人員造成的傷害,并且更粗的鋼針意味著穿刺后的短路范圍更大,十分考驗電芯的安全性。
超高的安全性表現,源于“無憂電池”在設計之初就將安全第一作為底層邏輯,通過結構安全、導壓安全、隔熱安全、絕緣安全、智能安全五重安全防護系統設計能為用戶帶來更全面的行車安全保障,并在云端大數據平臺的檢測下,通過“車+云”的大數據協同,私人電池醫生可以對每一輛車的電池系統進行全天候管理,讓用戶真正做到用車無憂。
一直以來,長城汽車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抓手,持續發揮產品、技術和產業鏈優勢,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企業力量!相信未來在“長城智能新能源 更遠更省更安全”宣言指引下,在森林生態體系加持下,長城汽車將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蓄力智能新能源技術,為全球用戶帶來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的動力電池產品,在助推自身駛入智能新能源發展快車道的同時,為中國自主品牌動力電池技術發展持續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