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2023“中國視谷”智能網聯汽車(深圳)論壇暨視覺智能產業推介會在深圳舉行。會議以“聚智成勢 向‘視’出發”為主題,集聚杭州、深圳智慧合力打造自動駕駛產業鏈上下游交流合作平臺。
杭州是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示范和推廣試點城市,也是國家5G車聯網應用示范區,深圳則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賽道上名列前茅。從杭州到深圳,“中國視谷”推開“世界之窗”,開啟智能網聯汽車行業的“雙強合作”,開辟兩大創新城市的產業發展新空間。
會上,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副院長、視覺智能創新中心總經理羅偉節作杭州“中國視谷”產業平臺推介,詳細介紹了這個聚“視”而起的產業新地標。他說,“中國視谷”是浙江省杭州市全力打造的國家經濟地理產業新地標,也是萬億級智能物聯產業生態圈的標志性工程,已針對視覺智能領域明確“三層七端多元”的產業布局,火力全開拓展自動駕駛等重點賽道。
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高端裝備處(汽車產業處)二級主任科員陳昕儒重點介紹了杭州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政策。他表示,當前,杭州正全力打造五大產業生態圈,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等未來產業。力爭到2025年,實現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市域全開放,創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應用典范。“以此為目標,杭州加強立法力度與機制政策保障,建設智能網聯車輛產業集群,形成了商業規模化落地的重大推力。”
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杭州、深圳凝聚兩大合作共識,推動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一方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視覺智能創新中心與深圳市服務貿易協會、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深圳市前海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合會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締結杭深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區域聯動合作之約,推動“中國視谷”視覺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再攀新高峰。
另一方面,會議重磅舉行了“中國視谷”智庫專家聘任儀式。來自杭州市蕭山區交警大隊、杭州市公安局蕭山區分局等政府部門代表,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深圳市服務貿易協會、鵬城實驗室、深創投、松禾創智等機構平臺專家,商湯科技、鐳神智能、瑞云科技、美林聯合等企業專家成為“中國視谷”智庫專家,以其智慧經驗、優勢資源助力“中國視谷”開拓更廣大的藍海市場。
智能網聯汽車融合了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迎來爆發式增長,成為行業新風口,行業機遇的火花也在熱烈的探討中激昂點燃。
會上,深圳松禾創智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執行董事朱明暢談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趨勢和投資機會,鵬城實驗室視覺智能研究所解決方案負責人侯奎分析鵬城·大圣基礎模型及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從投資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的角度分析智能網聯汽車的市場潛力與應用熱點。
作為深耕行業一線的企業代表,商湯絕影智能汽車車聯網事業部華南區解決方案總監葛曉飛則講述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下,車路云一體化創新新范式,鐳神智能董事長、CEO胡小波則分享激光雷達如何賦能汽車智能制造及自動駕駛。
隨后,政產學研金等行業代表共聚一堂,圍繞“如何助力自動駕駛行業提速發展”展開圓桌對話,探討數字經濟和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的重點方向與實踐路徑,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規模化進程提速之法。
在這場智能網聯汽車“競速賽”中,深圳、杭州雙雙發力,護航新模式、新業態的健康發展,搶占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
且看深圳,八部門聯合發布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啟動“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三年行動計劃,目標到2025年,汽車技術水平、場景應用和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前列,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競爭優勢進一步擴大。
聚焦杭州,正打造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新高地。2023年上半年,杭州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實現產值138.8億元,帶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相關產業產值388.2億元,初步形成了“一核(錢塘)三心(濱江、蕭山、余杭)多點”產業布局。截至目前,杭州市開放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區域1912平方公里,面積位居全國第一。
特別是以亞運盛會為契機,杭州推進打造智能網聯標志性應用場景,全國首個中心城區高鐵站出行線和全省首條自動駕駛景區觀光線已正式落地,成為繼武漢之后全國第二個開放機場智能網聯車輛服務的城市。
而“中國視谷”作為杭州版圖上璀璨的產業地標,正式啟動一周年以來全面“起勢”,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政策,招引了一批工業視覺、自動駕駛等相關的視覺智能企業,并提供促進創新成果迸發的場景落地“試驗場”,助力杭州構建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為核心的汽車創新體系,提升杭州汽車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本次活動由杭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指導,中國視谷·蕭濱一體化專班主辦,浙江省視覺智能制造業創新中心、“中國視谷”融媒體中心、浙江省視覺智能產業技術聯盟承辦,《浙商》雜志、深圳市服務貿易協會、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深圳市前海香港商會協辦。杭州、深圳相關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科研平臺、智能網聯汽車代表80余人參加會議。
文/“中國視谷”融媒體中心 蘇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