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推出V12版本的FSD、“蘿卜快跑”在武漢上路測試刷屏全網……現下,智能駕駛正在全面鋪開,成為下一個萬億級大賽道。智能駕駛在帶動汽車產業技術升級的同時,也為用戶提供了更為舒適、安全,更具科技感的體驗,真正改變了人們的出行習慣。而要說哪個品牌是國內智能駕駛的第一梯隊,大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AITO問界,AITO問界無論是技術覆蓋還是路線選擇都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以AITO問界M9為例,其搭載了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硬件層面做到“頂格”,搭載了業界首款192線車規級激光雷達,配合3個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視覺感知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共27個感知硬件,能夠快速準確地感知周邊環境,確保行車安全。
在具體應用場景上,問界M9展現出了極為成熟、穩定的水準。車主姜女士生活在北京,早晚高峰時,燈多、車多、人多,路況極為復雜。比如,在沒有單獨轉彎信號燈的十字路口進行左右轉向時,需要精準把握操作時機,而問界M9的智駕系統非常聰明,會觀察直行車流的密度和速度,精準判斷安全距離,并尋找合適時機轉彎入道,不僅符合“轉彎讓直行”的法規,也能禮讓斑馬線內的行人和非機動車,做到如老司機一般的判斷。而且,在擁堵路段跟車行駛時,車輛的剎停、起步等動作機敏又平順,遇見變道、車輛加塞等情況也能主動規避風險,確保安全。姜女士說,自己上下班距離遠,駕駛時間很長,使用智駕系統可以更加輕松,減輕擁堵帶來的疲憊感,對于工作繁忙的人來說真的很“治愈”。
節假日時,姜女士也會開車自駕游,問界M9的智駕系統在高速路段也非常好用,比如,匯入匝道時,車輛會主動降速并保持單車道行駛,若是有高速來車能精準識別,謹慎匯入。另外,變道和避讓也很機敏,面對行駛緩慢的大車,車輛會積極變道、靈活決策,在適當時機果斷超車。姜女士表示,今年她回了兩次老家,從北京到哈爾濱1200多公里,有900多公里都使用了智駕系統,她覺得問界M9的智駕系統很像“老司機”的思維所做出的決策,足夠聰慧也足夠安全。
事實上和姜女士一樣,眾多車主都對問界M9贊不絕口,網絡上流行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段子:“在路上遇到停在一旁的問界M9,千萬別上去圍觀,不然車主能跟你聊一下午”。因為每一位問界M9的車主都是“野生銷售”,試圖將問界M9種草給別人。此前,演員于和偉、劉奕君等也曾自發為問界M9瘋狂打call。正是在用戶的認可與支持下,一個又一個問界M9車主誕生了……
突出的智能實力與用戶口碑也讓AITO問界收獲了優秀的銷量成績,數據顯示,AITO問界7月整體交付量達到41,535輛。其中,問界M9交付18,047輛,持續問鼎50萬以上豪華車銷冠;問界M7交付16,562輛,成為1-7月中國新勢力車型累計銷量冠軍。截至7月,AITO問界2024年累計交付已達222,679輛。目前,AITO問界已經達成了40萬輛下線的歷史性成就。
可以預見,隨著AITO問界的銷量持續增長,用戶基盤持續擴大,其智駕數據庫也將更加完整和龐大,助力智駕能力持續升維,進而領跑中國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下半場”。據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3.0版本將在8月份正式發布,并于9月份開始在問界M9、問界新M7上進行數據升級。不出意外,問界將會再次引起新一輪的智能駕駛迭代風潮。
結語
AITO問界在智能駕駛層面上展現出了一種清晰的理念——處于大變革時代,智能駕駛的導向永遠是用戶,一切功能源于用戶需求,一切體驗從用戶角度考慮。正因如此,AITO問界不僅拉開了自動駕駛技術變革的大幕,更為整個產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未來,隨著智能駕駛的快速迭代,中國新能源汽車必將創造出更多具有跨時代意義的新技術,帶動上下游核心科技突破,帶動供應鏈和產業生態革新,更好地滿足駕駛環境與用戶需求,讓出行更加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