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民政部在今年8月1日正式發布了《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推薦性行業標準,標準的發布為各互聯網慈善組織平臺的健康發展提供了綱領性文件。
然而近日有多名網友給記者打來電話投訴說,雖然行業標準已經發布5個月了,但輕松籌卻并未按照民政部的要求執行。其中有個網友明確指出,民政部在行業標準5.2.7中要求“個人為解決自己或者家庭困難,提出發布求助信息時,平臺應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并加強審查甄別、設置救助上限、強化信息公開和使用反饋,做好風險防范提示和責任追溯。”
(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內容截圖)
僅此一條,輕松籌就出現2條違規操作:1、按照行業標準,輕松籌應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但輕松籌不僅不引導對接,反而在其平臺繼續做混淆個人求助與公開募捐,對社會公眾進行誤導式宣傳;3、在個人救助費用上本應設置上限,但輕松籌對此卻敷衍了事,據了解籌款人最高可籌1000萬,同時籌款人在籌款過程中還可隨時更改籌款金額而不受任何制約。
不僅如此,該網友還拿最近上海一家媒體報道的內容舉例——上海本地一名小學生不幸患病,籌款人在輕松籌平臺發布了籌款需求,最初的籌款金額為100萬元,但在籌滿100萬的時候,籌款人又迅速將籌款額改為435萬元。面對眾多網友的質疑,籌款人又將435萬更改為175萬。據媒體報道顯示,在籌款人如此更改籌款金額的過程中,輕松籌平臺卻并無任何核實措施。
得了重病向社會求助本沒有錯,但是在籌款的過程中如此頻繁更改籌款金額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了。看病到底需要多少錢?病人病情怎樣?輕松籌作為平臺,是否認真評估過這個案例需要多少錢?如此高的籌款金額會不會是騙捐?網友的愛心是不是在過度的被消費?……種種問題輕松籌都沒有進行說明和核實。
不管是輕松籌的創始人,還是輕松籌的市場公關部門,他們一致對外宣稱自己的風控是整個行業最完美的,然而一個小小的案例就將輕松籌的風控暴露于陽光之下,可以說這個案例狠狠的打了輕松籌一巴掌。
回首輕松籌這一年,那邊因為對個人求助信息把關不嚴,導致平臺出現50多起詐捐、騙捐事件而被民政部2次約談的事情剛剛過去,這邊又出現多起違反《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行業標準的行為。網友們不禁要問,輕松籌這個多次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平臺,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相關主管部門是否會考慮取消他們的募捐牌照,讓其他平臺來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