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作為一家生產顯示屏關鍵零部件的老牌企業,從最早期的映像管(CRT)到等離子,再到現在的TFT LCD,中華映管已經走過43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顯示屏發展的所有階段。
面對顯示技術的更新換代以及洶涌而來的汽車智能化,中華映管判斷未來的屏幕產業將向移動化傾斜,毅然全面轉型移動端屏幕生產,投資進行觸控技術的研發,并繼續向供應鏈上游擴張生產玻璃蓋板,逐漸囊括了從液晶面板到觸控模組的完整生產鏈條,又進一步將觸角伸向了對技術要求更高的車載屏幕。
從后裝到前裝
車載屏幕的市場,一直是夏普、JDI、LG等日韓企業的天下,中國的企業如何在高度壟斷的市場中突圍?中華映管選擇的是從后裝到前裝,從日本到中國的進攻路線,逐漸在日本的后裝市場占據了90%的市場份額,世界上第一個做后裝CarPlay車機的Pioneer使用的屏幕也是來自中華映管。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家車載屏幕供應商給某車企供貨出現問題,中華映管就這樣以“替補”的身份進入前裝。
車企對前裝零部件供應商有著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不良率要求達到百萬分之一,為此,公司迅速調整戰略,把車載屏幕定位為公司四大產品之一,并整合研發、客服、銷售部門,組成專責的車載團隊,在車企所在地駐點服務,規定當生產線發現有不良產品時,必須在24小時內到達車廠解決。
目前,中華映管已經成為豐田、日產、本田和馬自達在日本本土22款車型的屏幕供應商,并把業務范圍擴張到了韓國現代和起亞。進入中國之后,東風日產、上海通用、長安馬自達、一汽馬自達,以及自主品牌比亞迪、一汽等都采用了中華映管的顯示屏產品。
歐洲市場是中華映管下一步進軍的目標,總經理林盛昌在接受車云網專訪時坦承,通過和歐洲豪華品牌車企接觸,發現這些車企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同一個解析度的面板,歐洲車企會提出比日本車企更嚴苛的規格要求,要想在這場“決戰第四屏”的戰爭中勝出,還得有前瞻眼光和技術布局。“如果能成為寶馬或者是法拉利這些品牌的供應商,那就是活廣告。”
未來之屏
車載屏幕有著比普通消費電子更高的技術規格以及更穩定的產品質量要求,比如為了達到-30-85℃的作業溫度指標,中華映管從結構設計和材料選擇二方面進行應對。搭配什么樣的輔助材料、使用什么樣的LED、選擇什么樣的軟排線(FPC)和偏光板材料等,綜合決定了車載屏幕在不同溫度下的表現。
此外,由于汽車內的光線情況復雜多變,車載屏幕的對比度和亮度如何設計才能在強光時抗炫防炫還能保證足夠的銳度,在晚間又不至于讓影像在擋風玻璃上留下倒影,都需要多種表面處理技術來進行解決。
林盛昌認為廣視角(HFFS)和高解析度(HD)是未來車載屏幕必備的技術。廣視角可以讓車上的駕乘人員從任何角度都能清晰看到屏幕上的內容,高解析度則不用說了,人類對畫質的追求,永遠都是越細膩越好。未來應用於車載的屏幕,除了會出現透明顯示屏之外,也有可能會出現電子窗簾,整個車窗甚至車頂的玻璃天窗都會變成屏幕,到那時,屏的概念將無處不在,屏的價值及功能也將大大延伸。
對于這樣的未來,中華映管已經研發出了透明顯示器和電子窗簾樣品。所謂電子窗簾,就是只要通過駕乘者觸摸車窗玻璃就能夠控制升降。當然,這個電子窗簾不是用來顯示畫面,而是在畫面上呈現出窗簾的樣式。
林盛昌認為,未來的車載屏幕有可能不再中規中矩,而是不規則的多邊形、弧形甚至是曲面,這就需要研究一些特殊的排列方式和驅動方式,甚至玻璃面板的切割技術也有特殊要求,這方面的技術現在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也許,第四屏的爭奪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