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杭州合肥海口哈爾濱呼和浩特惠州邯鄲衡陽淮南呼倫貝爾湖州黃山菏澤衡水漢中黃岡黃石懷化鶴壁河源葫蘆島
J濟南金華吉林嘉興錦州濟寧江門揭陽嘉峪關晉中九江晉城焦作酒泉荊州荊門吉安景德鎮濟源佳木斯江陰
清晨一碗地道的“剪粉”下肚,迎著旭日出發,2016中國汽車文化官方路演車隊來到安龍。清爽的涼風拂過招公堤,再加上燦爛的陽光,心情也隨之美麗。
第一次踏入這塊蘊藏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一股靈秀之氣撲面而來。過牌樓即步入長堤,現在已是初秋時節,錯過了最佳的賞荷期。雖沒有舞翠搖紅的蓮荷,卻見識了招堤的才情古韻。
“每當風清雨過,巖壑澄鮮,憑欄遠眺,則有古樹千紅,澄潭一碧,落霞飛綺,涼月跳珠,此則半山亭之大觀也……”招堤景區的石碑前刻著這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它來自張之洞十一歲的幼學典章《半山亭記》。 亭以文得名,文以亭生輝。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讓人萌生幾許觀止之情。
路演車隊隊友還游覽了安龍古城的明十八先生墓、南明永歷帝故宮等古跡。清幽樸素的灰檐瓦舍,古色古香的青石小巷,隊友在沿街斑駁的墻下肆意乖張。九月的安龍,少了花海馨香,卻多了份蔥蘢綠意里的怡然之樂。
傍晚的余暉未落,路演車隊沿著蜿蜒的縣道抵達貞豐。這里的建筑依舊以明清結構、布依族特色的視覺語言方式,續接了歷史老城的文化記憶。
2016中國汽車文化官方路演車隊隊員在著名的雙乳峰腳下入住后,便邀請了貞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鄧飛龍先生、貞豐縣布依學會副會長韋正律先生與隨隊的專家學者、媒體一起開展了[布依古寨建筑風格與特色民宿建設]的媒體訪談。
貞豐站媒體訪談主理人蔡立(在途國際俱樂部負責人、民宿酒店投資人)做開場介紹
建筑既是當地民族文化的活態載體,也是構成整個村寨聚落的基本單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布依族的歷史起源、地方特征、生產方式、生活狀態、圖騰崇拜、禮儀習俗、居住模式、倫理制度、家庭結構等方方面面。 建筑作為承載文化存在及發展的特殊表現形式,還可以窺見一個民族原始的圖騰信仰的遺痕。
貞豐縣布依學會副會長韋正律先生分享布依族建筑特色
貞豐縣布依族居民擅長雕刻。他們常在民居建筑的屋檐、欄桿、立枋、門楣、窗欞、床檐、椅背、神龕和八仙桌上雕刻圖案,大都以龍鳳花草這類圖形為主,這說明龍鳳花草是布依族的圖騰之一。布依族的“萬宇格”花窗,釋義為水車花或浮萍花,表達了他們對水文化的崇拜。
而布依族民居也處處體現著本民族獨有的居住模式、倫理制度和性別差異這些元素。布依族村寨之所以小則十幾戶、中則幾十戶,大則有上百戶群居,形成多種模式的村寨,是因為大部分布依族居民都認為個體要歸屬于群體,而這種歸屬就是和諧。
隨隊媒體拍攝記錄
據韋正律老師介紹:“布依族民居以干欄建筑為特色,與苗族、水族的干欄建筑不同,布依族的干欄民居建筑大都從正面而上,有木質結構的活動板梯或是石質階梯,而大門后退做門斗,并沒有前廊的設置。早期布依族人民為了抵御外侵、與惡劣環境抗爭就利用現成的大樹做屋架,捆上一些木材,鋪上竹條等物,再在頂上搭上頂蓋,修建起空中樓閣。隨后新的建筑以樁木和承重的木柱為基礎,架上大小橫梁,鋪上木板做地板,形成懸空的建筑,并在立柱上構筑屋頂,干欄建筑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專家們稱之為柵居。柵居利用很多不到頂的短柱來支撐上部結構。再到后來,發展成熟的干欄便用長柱取代柵居的下層短柱,使房屋上下融合為整體框架。這種整體式的干欄結構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干欄民居建筑。 ”
貞豐縣布依學會副會長韋正律先生分享布依族文化特征
作為民宿酒店投資人,蔡立老師也詢問了貞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鄧飛龍先生關于布依古寨里的民宿發展現狀。鄧局長說:“全縣關于特色民宿的建設,不僅保持布依族原有的建筑特色,也引進江浙商企進行規劃設計,汲取更先進的養分,幾年來,已從幾家民宿發展至幾十家,并已覆蓋高中低檔不同水平的消費需求。”
貞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鄧飛龍先生分享貞豐民宿發展現狀
與此同時,旅法聲樂藝術家、愛與藝術同行發起人王雅赟女士也訪談了貞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毛天松先生和貴州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布依族勒尤》代表性傳承人王建立先生,暢談布依族獨特音樂,不僅了解到“布依銅鼓十二調”、布依“勒尤”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現場領略了布依勒尤、月琴、二胡(葫蘆胡)的美妙音律,感受到布依族“浪哨”的浪漫。
貞豐縣文體廣電旅游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員毛天松先生介紹布依族音樂特色
《布依族勒尤》傳承人王建立老師現場演奏
現在,新型的布依族民居建筑在保留傳統文化元素的同時注入現代建筑便捷的功能性,不僅能很好地滿足布依族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能體現對居住主體的充分關懷。
明天,車隊將去納孔布依寨實地感受布依民居建筑的特色,也將游覽擁有喀斯特峰林絕品之稱的奇峰——雙乳峰,領略貞豐山地旅游的魅力。后續將有哪些精彩,記得持續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