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中山陵風景區的每天游客生態容量為5.1萬人次,而實際上該景區最高游客數量已達23萬次,景區交通設施不堪重負。中山陵園管理局昨天公布最新旅游交通規劃升級方案(初稿),即日起至6月5日,市民可撥電話84431174,或發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相關征集情況6月中旬公布。
朱光遠說,構建7大交通換乘樞紐的目的就是,以實現對外與城市地鐵、城市公交、私人小汽車進行無縫銜接;對內通過景區微循環交通系統實現各景點之間便捷聯系。
本次規劃的7大交通換乘樞紐,分為“四主三輔”交通換乘樞紐。四個主要交通換乘樞紐 :苜蓿園換乘樞紐、下馬坊換乘樞紐、馬群換乘樞紐及中山陵(陵前路)換乘樞紐。苜蓿園樞紐位于地鐵二號線苜蓿園站北側,將在現有停車場基礎上加強地鐵客流與景區巴士換乘,提供小汽車停車服務;下馬坊樞紐位于地鐵二號線下馬坊站北側,將新建景區巴士換乘站及小汽車停車場;馬群樞紐位于內環路與環陵路節點,銜接滬寧高速客流,將新建景區巴士換乘站,擴容小汽車停車場;中山陵(陵前路)樞紐:位于陵前路北側,提供游客換乘景區巴士、觀光小火車的服務,取消小汽車停放功能。
三個輔助交通換乘樞紐則是明孝陵換乘樞紐、鐘靈街換乘樞紐、靈谷寺換乘樞紐。明孝陵換乘樞紐位于植物園與梅花山景區之間,利用既有停車場,新增景區巴士換乘站,實現游客由公交、小汽車換乘景區巴士及觀光小火車,保留小汽車停車功能;鐘靈街換乘樞紐位于地鐵二號線鐘靈街站西側,將新建景區巴士站及小汽車停車場,實現游客由地鐵、公交、小汽車換乘景區巴士;靈谷寺換乘樞紐位于靈谷寺轉盤及體育公園之間,將現有機動車停車場轉為觀光小火車場站。
形成以1條內環路串聯景點,四條主路銜接城市路網的體系
根據方案構想,1條內環路是指將沿滬寧高速北側現狀路規劃為內環路通道,連接明陵路、陵園路、博愛路、靈谷寺路四條景區主要道路及換乘樞紐,溝通景區東西交通,減少車輛繞行。而景區主要對外交通依靠4條通道與城市聯系,由西至東分別為:明陵路、陵園路、博愛路和靈谷寺路。4條通道分別連接至景區內明孝陵景區、中山陵景區、東溝游客服務中心和靈谷寺景區。
將建設2處游客服務中心。一是東溝游客服務中心:提供旅游大巴停車、游客換乘景區巴士、觀光小火車服務,及旅游綜合配套一體化服務。二是太陽宮游客服務中心:根據中央公園規劃,是中央公園的游客服務中心,提供旅游大巴、城市公交、私人小汽車等換乘景區巴士,實現玄武湖與中山陵游客的旅游換乘服務。
打造一塊綠色交通出行區域
方案提及,該區域范圍為內環路以北,覆蓋各主要景點區域。近期將著重在綠色交通出行區域內構建完善、便捷的慢行交通系統,包括公共自行車系統、綠道系統及步道系統;遠期禁止機動車進入綠色交通出行區域,逐步實現核心景區無機動車的目標。
車之旅記者注意到,在該方案中提及鐘山名勝風景區分為核心景區和外圍地帶,而包括中山陵、明孝陵、靈谷寺的25.7平方公里范圍屬于核心區域,未來將實現無機動車進入的目標。
機動車不給進入,意味著景區內接駁車輛將大大增加。朱光遠院長說,今后中山陵景區將由景區巴士、觀光小火車及電瓶車構成景區內部三級接駁交通系統,實現內部交通“微循環”。
景區內會規劃多條景區巴士線路,由中山陵開往苜蓿園停車場、下馬坊地鐵站、鐘靈街地鐵站、馬群停車場及由白馬公園開往苜蓿園停車場。
觀光小火車將在景區內串聯景點,計劃開辟中山陵開往苜蓿園、東溝游客服務中心、靈谷寺、明孝陵及明孝陵開往靈谷寺的線路。電瓶車也將提供在各景點機動發車,提供個人、團體等特色服務。
建慢行道網絡,設公共自行車
方案提出,在現有步行木棧道基礎上,形成連接各核心景區與地鐵站的步行道網絡,構建完善、舒適的步行系統。今后,景區還將根據現有地形開辟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銜接地鐵站點,建設慢行道網絡。還將建設環紫金山綠道,滿足市民自行車健身休閑需求。
社會車輛停車場將全部外遷
相關報道了解到,考慮景區環境容量限制因素,核心景區內部私人小汽車停車場將逐步遷移至外圍交通樞紐。景區內的停車場建設形式則會逐步向生態化、立體化轉變。對于小車停車場的問題,景區將在總規模2300輛不變的原則下,將原18個停車場調整為13個。
市民最關心幾個問題
記者昨天獲悉中山陵交通升級方案出爐后,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并就市民提問,請中山陵園管理局人士給予解答。
市民:以后私家車不讓開進去了,那么乘坐接駁車輛有無優惠?
管理局:以后接駁車輛會大大增加,除了現在的小火車、電瓶車,還將增加旅游巴士進入景區,屆時,刷市民卡或公交卡可享受優惠。
市民:將來車輛禁止進入,中山陵內部單位、會所車輛會不會有特殊照顧?
管理局:管理局未來將遷出景區,目前正在選擇新的辦公地點。管理局現在的區域將作為游客接待點。對于風景區內其它單位的車輛,將會通過交管部門出臺的管制方案加以限制。
市民:公共自行車要開租,如何保證騎車人安全?
管理局:目前景區內的機動車的確較多,管理局也希望禁行或限行,讓出足夠的自行車道來供市民休閑。他們將會和相關部門進一步研討,也希望市民提出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