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3D打印受到了大家的廣泛使用,然而3D打印跑車你可有聽說過呢?Divergent Microfactories(DM)公司看來,汽車未來的方向都是環保為主,所以該公司信心百倍的將自己的第一款汽車——“刀鋒”,推到了世人面前,這輛新車還有個更響亮的頭銜“世界上第一款3D打印的超級跑車”,終于3D打印跑車誕生了,下面一起來見識一下吧!
Kevin Czinger創辦了這家位于加利福尼亞的汽車公司。Kevin Czinger幾年前還曾經創辦了一家Coda汽車公司,致力于通過推廣電動汽車來降低高速公路的污染,但Coda以失敗告終并于2013年申請破產,從廢墟中重新組建的就是現在的DM公司,萬年不變的專注于商業及工業用能源儲存。
Czinger 現在把注意力從道路上轉移到產業鏈末端,試圖圍繞著3D打印創造出一個更清潔,高效的生產模式。
一輛汽車的總污染排放并不僅僅只是上路后排出的尾氣這么簡單,在周全的考慮中,汽車制造中所消耗的材料和能源排出的三廢也應該被計算在內。而基于這樣整個生產周期的完善計算總是表明,生產車輛往往比使用車輛會造成更大的污染。
Czinger回想起自己年輕時設計過的紅極一時的全框架結構建筑,覺得依照著這個思路擴展開來,依靠著現如今炙手可熱的3D打印技術,應該能發展出一個不那么依靠大型汽車企業的新型汽車制造路線。在他的設想中,整個汽車底盤都是以預制的碳纖維管為支撐,由3D打印的鋁節點拼接起來,完整的底盤看起來就會像是小孩子玩的建筑模型的放大版。
Divergent的媒體發布會中強調自己的這套以3D打印節點加碳纖維管的設計能比正常制造出的汽車底盤輕百分之九十,同時制造所需的人工和材料成本更少,經濟環保就更是不用說了。向媒體作展示的時候,Divergent將所有的底盤材料放在一個120升的旅行肩包里一次性提了上來,奪人眼球的向大家展示新設計的優越性。
Divergent認為基于3D打印的節點和預制碳纖維管會給這個已經成熟的工業領域帶來一股創新之風,將復雜的工業過程凝聚在預制的成套解決方案之后,節省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間空間和制造業投資。這套解決方案允許小作坊式的生產廠在幾分鐘之內拼出一套車輛底盤,而不再需要之前動用跨國甚至是跨洲企業合作解決車輛生產問題。
Divergent想法的誕生可以說是當下3D打印大潮滲入傳統汽車行業的一個表現。去年,Local Motors汽車公司就制造出了號稱是世界上第一臺3D打印的汽車,這個長得像大澡盆的汽車叫Strati,除了關鍵的機械部件之外全部由3D打印制造。自那之后的一年時間里,我們又陸陸續續看到德國制造的小型3D打印車輛,3D打印的謝爾比.眼鏡蛇復刻版和一臺半太陽能電動車。
以上這些3D打印的車輛走的都是小型化,低能耗的路線,相較而言Divergent推出的新車赤裸裸地顯示出希望以自己的嘗試將3D打印汽車推廣到更普遍的使用領域的野心。“刀鋒”搭載一臺700馬力的雙燃料(壓縮天然氣/瓦斯氣)四缸渦輪增壓引擎,號稱百公里加速在2秒左右——這種性能已經處在眼見才為實的鄰域內了,但是毫無疑問,“刀鋒”將3D打印汽車的性能引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刀鋒”的底盤全重46公斤,全車包括上復合材料制成的車體和700馬力的引擎整備質量只有635公斤。使得這輛車擁有了1.1馬力/公斤比,與科尼賽克One:1和飆出466公里/小時的Hennessey Venom F5站在了同一水平線上,我們不能樂觀的論斷在實際出場的刀鋒中能體驗到與上面這些國際一流超跑一樣無與倫比的路感,但是作為提供給媒體的發布稿來說,這些數據看起來確實很長志氣。
在建造刀鋒之外,DM公司同樣懷著借用3D打印技術使得初創型企業打破傳統汽車企業技術壁壘的野望。新生汽車公司憑借著3D打印套件建立起自己年產量10000臺新車的微型工廠成本不過2000萬美元的樣子,而傳統汽車業同樣產量的廠房則要投資10億美刀,小型工廠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