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旅行已經從人們的年度計劃變成了“月度計劃”甚至“周度計劃”。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與馬蜂窩聯合成立的“自由行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了《極致體驗:全球自由行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年輕游客的旅游消費趨勢進行了深入剖析。報告指出,自由行游客愈加在意旅游品質和深度體驗,“文化+旅游”消費增速明顯,帶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提升,帶動旅游產業消費、體驗雙升級
2019年,我國文化和旅游消費活躍、頻率提高,更趨日常化。國內旅游穩步增長,“文化+旅游”消費增速明顯,帶動旅游產業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國內旅游人數達45.97億人次,同比增長8.8%。2019年,文化和旅游消費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
中國文旅部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五一”小長假旅游熱度漲幅最高。全國國內旅游接待總人數 1.95 億人次,國內旅游總人數同比增長13.7%,帶動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16.1%。 2019年下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數同比漲幅達7.6% 以上,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增長 8.47% 以上。假日旅游市場潛力不斷釋放,帶動了旅游經濟增長。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旅游的發展,游客在自由行過程中,愈發關注出行品質和深度文化體驗。講究吃好、住好、玩好的品質自由行正在取代觀光打卡式的傳統旅游方式,受到越來越多自由行游客的青睞。
馬蜂窩大數據報告顯示,45.5%的游客重視旅游過程中的美食體驗。對酒店、交通的舒適程度較為關注的游客分別占比 31.9% 及 31.0%。游客對購物的關注度下降。 同時,攝影、旅拍等深度品質旅游體驗,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游客關注,占比分別為29.7%及4.5%。
文旅融合提升文化自信,帶動旅游高質量發展
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消費需求也在旅游中有所體現,國內的旅游演藝愈發成為游客的熱門選擇。近年來,各地紛紛利用自然資源及地方歷史、民族文化特色,開展旅游演藝活動。以“印象”系列為代表的旅游演藝項目,通過打破常規劇場演出方式,利用目的地實際景觀 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將自然景觀與特色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帶給游客震撼多重感官的沉浸式體驗。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在旅游過程中參與文化體驗的游客占比超過八成,四成以上的游客體驗過人文旅游景點、歷史文化街區,體驗過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科技館的游客比例達25%-30%,26%的游客文化消費占旅游總消費 30%以上。
自由行游客也越來越關注古跡、博物館、古鎮等文化旅游景點,占比分別為22.6%、21.7%和21.5%。2019年,蘇州御窖金磚博物館的旅游熱度同比漲幅1784.1%,位列博物館漲幅榜第一名,安徽博物院、深圳博物館分別位列第二、三名。
夜間經濟的發展也成為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越來越多的資源被投入到夜間旅游建設中。數據顯示,喜愛夜景的游客占比19.1%,夜間旅游正在激發城市新活力,成為年輕人旅行的網紅玩法。